投稿tougao.com中国最大的知识投稿分享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SCI\SSCI\CSSCI\北核\EI,核心期刊快发!QQ 1954874365,电话、微信:18259161125 近期有优惠!法律顾问:肖律师
查看: 6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光明日报刊文:“高层次人才优先就诊”有违医学伦理

[复制链接]

8657

主题

8743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9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28 21:31: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沈阳某家医院门诊大厅贴出一张“高层次人才优先就诊”告示,引发大众争议。这边高铁“霸座”博士事件一波未平,那边又出了这个告示,不怪“吃瓜群众”急了:某些“高层次人才”在看病诊疗过程中,是否也会“霸座”了我们的位置?毕竟高铁选择位置事小,但生病就医可来不得半点耽误。


其实,类似告示,在某些场合(包括汽车站、公园等)也出现过,但这次为什么引起大众热议呢?一方面,这是公共意识觉醒的一种表现,认为公共资源应该平等享受;另一方面,这个“高层次人才优先就诊”告示,可是贴在“救死扶伤、以人民健康为首先考虑”的医疗场所,其引发的焦虑就可想而知了。这则告示争论焦点,也是大众焦虑的关注点,在于以下两点:其一,高层次人才的生命健康权是否优于普通大众?其二,高层次人才如何界定?

高层次人才的生命健康权是否需要优先考虑呢?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医学伦理问题。所有人的生命均是平等的。每个医务工作者在从医前,面对无论是希波克拉底誓言、日内瓦宣言,或者医师准则,都会被告知必须坚守现代医学一个基本伦理原则:首先考虑病人的健康和幸福,不会考虑病人的民族起源、性别、国籍、政治、信仰、种族、性取向、社会地位或任何其他非病因素。基于这个原则,医学优先考虑的是救死扶伤,优先考虑的是疾病本身、救治疾病的迫切性,而不是你来自哪里,你是小学毕业还是博士毕业等。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那么在医院急诊室很可能出现这种荒诞场景:一个高层次人才进来,叫停正在抢救的医生:“医生,我感冒了,给我配个药,我要回去修改论文呢。”

还有,哪些人属于“高层次人才”呢?网友戏言,凡是住在30楼以上或者身高180厘米以上的都属于“高层次人才”。这听似荒唐,实际上也揭示了一个问题:所谓的“高层次人才”由谁来界定呢?又根据什么标准来界定。按照某些城市的标准,或者博士以上,或者国家人才计划,或者院士等,才算“高层次人才”,那么,是否其他普通大众就属于“低层次”呢?如果在科研贡献上这样定位有合理性,但在医院这种最要求“众生平等”的社会公共服务领域谈高低层次,是否合适呢?

其实,国家对每个公民的健康权利,一直非常关注。国务院在2017年发布的《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与人权进步》白皮书中明确指出:健康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人人有权享有公平可及的最高健康标准。当然,高层次人才是应该得到社会关心和政府支持,但能否换一种形式呢?比如,从提高经济待遇、主动上门服务或者每年的健康体检方面来关心,而不是体现在公共医疗资源的优先占有上。如果这样,也许会更符合法律、伦理和公众意愿。

(作者:陈作兵,系浙江大学医学院康复研究中心主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tougao.com 核心期刊投稿网  

GMT+8, 2025-5-10 03:35 , Processed in 0.09389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