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tougao.com中国最大的知识投稿分享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投稿
SCI\SSCI\CSSCI\北核\EI,核心期刊快发!QQ 1954874365,电话、微信:18259161125 近期有优惠!法律顾问:肖律师
查看: 6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虚无主义透视来源: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复制链接]

8645

主题

8731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3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12:4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历史虚无主义透视
班永吉

2020年03月24日10:53    来源: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原标题:历史虚无主义透视
  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是通过虚无历史颠覆价值观念、颠覆政权和社会基础,是一种攻击的武器和斗争的手段。习近平在2010年7月召开的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强调:“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效开展与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必须掌握研究党史国史军史的科学方法,认清历史虚无主义者的现实依托、论证方式等。

  透析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依托

  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存在,除了政治因素,还有社会、文化及心理等方面的原因。

  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来形容少部分人对历史问题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的站位,是很贴切的。一则身处其中,与个人利益紧密联系,若以一己得失来衡量历史则大多走向虚无,掉进个人主义的藩篱。二则由于我们党在历史上出现过政策或决策失误,给个人利益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一些人难以释怀,从个人创伤心理出发,怀疑党的组织,诋毁党的形象,沦为历史虚无主义者的帮凶。

  我们的改革,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在前进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失误或曲折,这就成了一些人攻击现行政策的借口。比如,物质生产极大发展,相应的精神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在党内出现消极腐败现象,社会上出现个人至上、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问题,有人便据此完全否定市场经济、否定改革开放,这无疑是错误的。问题是时代的先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之后是新的问题出现,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才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必经之旅。苛求完美,不容许出现任何失误,本身就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样的人,这样的思想,也会成为历史虚无主义存在的土壤。

  在西方文化渗透和大众消费文化的推动下,文化领域出现了消费一切、解构崇高、虚化历史价值的社会现象。一些人在利益和感官欲望的驱动下,将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抛之脑后,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作为唯一价值追求,娱乐至死、玩世不恭,导致一个时期以消费历史、娱乐历史的方式解读历史、恶搞历史的“雷剧”“神剧”“宫斗剧”充斥荧屏。任何文化作品都是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或文化价值的传播载体,打着价值中立的幌子解构历史、消费历史,颠倒价值观,客观上是在为“颜色革命”铺路奠基,是十分荒谬甚至违法的。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

  明辨历史虚无主义者的论证方式

  历史虚无主义带有明显的攻击性。政治上,对颠覆社会主义制度情有独钟、对美化西方宪政民主制度用情专一;思想上,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破产论”,推崇西方所谓“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行为上,诋毁丑化领袖、英烈和我党我军的正面形象,美颜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历史;价值观上,为西方鼓吹的“人性化、个性化”的个人英雄主义涂脂抹粉,刻意贬低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形态:一是打着“还原历史”的幌子,贬低党的形象;二是否认革命,支持殖民;三是篡改历史,美化反动形象;四是臆造史料,中伤英雄;五是低俗宣讲,诋毁英雄。以上表现形态虽然形式各异,但却有共同的政治诉求,那就是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要揭穿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必须明辨历史虚无主义者的论证方式和手段。

  真理具有相对性,脱离一定的条件、环境或阶段,在另一个场所或时空,真理就有可能变为谬误。历史虚无主义者恰恰利用了这一点,以当代普通人的眼光、视角去“还原”历史,引发舆论话题,达到抹黑目的。最典型的莫过于抹黑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人物,他们用当代普通人难以忍受的烈火、机枪扫射,来否认英雄的无畏与牺牲。我们说,共产党员的意志是用钢铁做的,没有任何人任何困难可以难得倒、压得垮,这也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巨大成功的核心原因之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只有把握住各种历史因素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才能把握事物的一般性质,这是史学研究的基本常识,而历史虚无主义者对此根本无视。

  历史在一万个人眼中,会有一万种色彩、一万种描摹。一些人假借研究之名,通过有选择的个案或口述历史,片面夸大或放大某一阶段、某一事件或某个人的某一行为,来达到以偏概全虚化历史的目的。最典型的莫过于散布“饿死3000万”的谣言。客观地讲,彼时在遭灾严重的地区,饿死人是有的,但绝不是按照所谓“科学方法”统计和推断出来的3000万。对于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过程中经历的曲折和所犯错误,我们从未遮掩,而是将其作为前行的镜子、苦口的良药。也正因为如此,一个没有任何私利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在历经磨难后,始终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一叶障目终究是自欺欺人,谣言终将被历史所遗弃。

  研究要充分占有材料,以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研究必须分清主次,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事无完美,月盈则亏。历史虚无主义者正是通过抓住白璧微瑕、颠倒主次的方式,实现对历史的解构和虚化。典型的是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或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把“前30年”和“后40年”完全对立起来。这种打着为“前30年”或“后40年”正名的旗号,行撕裂社会主义发展之实的虚无主义方法,是典型的“低级红、高级黑”。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无论是“前30年”还是“后40年”,都存在失误或曲折,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前30年”或“后4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失误或曲折恰恰为我们更好地前行提供了成长和成功的启迪。毛泽东指出:“错误一方面损害党,损害人民;另一方面是好教员,很好地教育了党,教育了人民,对革命有好处。”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把握事物发展的主流主线,这是研究者必备的基本功,但历史虚无主义者却似乎没有掌握这一基本功。

  这是最低级,却也是流行最广的一种虚无方式。历史虚无主义者污蔑狼牙山五壮士、诋毁方志敏烈士、抹黑刘胡兰等,用的都是这种伎俩。更有甚者,为抹黑领袖人物的历史功绩而篡改党史、新中国史,把某一时期的偶然失误归结于领袖人物个人的独断专行。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120周年诞辰座谈会上就从唯物史观角度出发讲道:“革命领袖是人不是神。尽管他们拥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丰富的斗争经验、卓越的领导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认识和行动可以不受时代条件限制。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因此,有效有力地回击历史虚无主义者“凭空想象,无中生有”的谣言,需要扩大正面宣传力度,依托有理、有据、有逻辑的论证,开展有针对性的批驳。对于触犯法律的造谣行为要严格执法,以儆效尤。2018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应时而生,这是对历史虚无主义者造谣诽谤的有力震慑。

  掌握党史、新中国史、军史的科学研究方法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前提是要能够科学把握历史,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研究历史。历史虚无主义者就是从主观出发,捏造臆断史实,带来的只能是激化矛盾,挑起争端,制造混乱。对此,我们必须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以期真正发挥历史资政育人作用。

  历史是后人书写,用来启迪今人智慧的。客观把握人类社会的历史现实,应知时下仍处于阶级社会的范畴,因此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历史,都是由持特定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的人书写的。明白了这一点,就更应该明白所谓的“价值中立”在阶级社会是不存在的,如果有,也只是用来掩藏真相的幌子和旗号。因此,研究党史、新中国史、军史,首先要旗帜鲜明地站稳人民立场,以维护党和国家利益为己任。当然,这并非是要用立场来裁剪一切。正确区分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既是我们汲取历史教训得出的结论,也是推动社会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习近平指出:“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待党的历史,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的必然要求,是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唯有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解放军的历史,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以正确的历史观正本清源、去伪存真,揭穿历史虚无主义制造的种种谎言和迷雾,才能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维护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对待党在前进路上的失误和挫折。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滋生的土壤和依仗,就是肆意夸大党的历史中出现的各种失误,无限放大社会主义探索实践的种种挫折,把前进路上的沟沟坎坎解读为印证党的领导力不足的直接证据。因此,党史研究者要全面地、科学地对待党的历史。

  一是从客观角度对待失误和挫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团体都存在于历史过程中,在面对客观事物、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都难免会犯错误,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但是,我们的党对自己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历来采取郑重的态度: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这些失败和挫折,成为党吸取经验教训的基础,使得中国共产党在失败中查找根源,总结经验,自我革命,从而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二是从时代角度看待失误和挫折。我们要从历史的角度,以时代的眼光来客观分析党在发展历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误,既不能无限夸大,也不能过于轻视,更不能因为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党的历史功绩,这样才能还历史一个更加客观公正的结论。

  三是从发展角度对待失误和挫折。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习近平指出,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的要求,是“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我们党也是善于借助历史教训来总结经验,改进工作的。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学会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研究历史,才能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抽象出一般的规律和结论;学会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方法看问题,才能跳出一时一事的得失,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对待失误和挫折、经验与教训;掌握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才能把握推动史学研究的根本动力,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找到研究的真正价值所在。例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习近平指出:“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认识历史、了解历史,必须掌握科学方法。

  一是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党的历史。新生事物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艰难、曲折的过程,中华民族追寻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历程一样是艰难曲折的,而中华民族追求复兴的过程就是党领导全国各界各族群众的抗争史、建设史、发展史。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实践探索阶段为改革开放积累了宝贵经验和基础,正确理解改革开放是对社会主义实践探索阶段的坚持、改革和发展,从而认识到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有机地统一的必要性。

  二是要用全面的观点对待英雄人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历史人物都不可能绝对完美。我们的党史研究和史学研究,必须跳出完美主义的影响,抓住主流,抓住关键,抓住大局,以全面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人物,给出正确的评价和准确定位。

  三是要用整体的眼光对待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指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党的近百年历史,就是围绕这个主题和主线,领导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我们只有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中,在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中整体、全面地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时刻保持清醒,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侵蚀,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道路、与时俱进地拓展中国道路。

  四是要用翔实史料讲好党史故事。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党史研究工作者,不仅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更要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深入挖掘党史资料,把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领导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与筚路蓝缕、艰难困苦的一穷二白,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等紧密结合起来,使人们能够在更加全面、翔实的史料基础上,准确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深度认可党领导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风雨兼程的资格。

  从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历史虚无主义及历史虚无主义者将在一定阶段、一定范围内突出地表现出来。我们必须掌握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表现及传播方式,把握历史虚无主义者的现实依托,在从根本上解决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研究方法,科学研究党史、新中国史、军史,讲好中国故事。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要有自己的话语体系,不能失声失语,要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党史自信。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来势凶猛的攻击,我们要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评历史,砥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品质,争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坚决与历史虚无主义斗争到底,彻底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让真理走进人们的思想田野。

  (转自《湘潮》2020年第1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tougao.com 核心期刊投稿网  

GMT+8, 2024-12-2 23:30 , Processed in 0.30823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