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纸媒是“美丽”的,它不会像网页般弹出来“打扰你”;它是完整的,不像推特上的只言片语;没有充电器,你也不用担心它会消失。更重要的是,它总是限量发售。
别忽视网络双重意义
杂志也曾被人们预测将会消亡。这些年来,新媒体先锋一直鼓吹“数字第一”,“丧钟”一次又一次为包括杂志在内的纸媒敲响,随后,一本本著名杂志相继停刊或者有些纷纷转战互联网寻求变革。如今,数字革命经历了20年之久,作为印刷品的杂志逐渐显现出复苏的迹象。Nautilus、Kinfolk和《加州周日》杂志在过去几年的发行中表现不俗,印刷商和受众的热情都非常高涨,并且持续增长着。
Tablet数字杂志自2009年以来就广受订阅者欢迎,直到2014年11月,首次发行印刷版本。其主编艾伦·纽豪斯表示,对于小说、新闻以及其他文学作品来说,纸张,永远是它们最好的呈现方式。
Tablet数字杂志的印刷版是实实在在的纸质杂志,无论在规模还是质量方面都毫不逊色市场上原有的印刷杂志:它的每一页都充满艺术感,精雕细琢的文字排版优美而清晰。第一本杂志就包括3个精彩的大专题,其中包括安妮·弗兰克的日本漫画风格、摄影专题,以及小说写作的背后故事等。从Tablet网站的流量数据来看,Tablet数字杂志每月约有150万读者,而其纸质版的第一版印刷了1.5万余册。
“我们制作的一些最好的内容是有资格摆在报摊或咖啡厅售卖的。”Tablet杂志编辑马克·奥本海默说道。他表示,从内容上来看,如果要阅读同样的内容,1万份印刷精美的限量版杂志的体验一定比网上10万人在线同时迅速浏览的体验要好得多。
萨米尔·哈斯尼是密西西比大学的一名教授,在互联网上被称为“杂志先生”,他曾预测过印刷品的复苏。他梳理出已经发行印刷杂志的网站,包括CNET、Catster、Dogster、Allrecipes、WebMD、net-A-porter,其中的3个都是在2015年刚刚推出,根据哈斯尼的观察和计算,它们仅仅是在2015年发行的204种新杂志的一小部分。他本人也在为自己的网站做网站维护和更新,这些分析都来自那里。哈斯尼认为,印刷品是最忠实的伴侣,那些认为印刷品应该淘汰而鼓吹数字化才是未来的人已经开始后悔,他还打趣地补充道:“95%的钱都是印刷出来的。”
露丝·詹姆斯是一名英国记者,同时也是《印刷业已死》和《长命的印刷》的作者,她认为,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媒体和平面杂志之间其实存在着共生的可能。“对于传统杂志而言,远离数字化,就意味着离死神更近一步。”但她同时指出:“网络实际上令一本新杂志的诞生变得更容易了。”网络使出版商能够找到他们的受众,开创一本杂志相关的编辑业务工作都可以在线完成,这使得整个编辑过程变得方便。
社群意识不可少
谈到印刷版在网络上的优势,纽豪斯以Tablet举例说,杂志并不需要吸引到每个人。人们都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杂志为它的忠实且热心的读者提供定制内容,就会使读者的社群意识更强,对杂志的认同度和归属感同时也在提高。“我们服务的是一个个忠诚而热情的受众。”奥本海默说道,“我们没有一个原型来描绘他们具体是谁,但我们认为他们很愿意成为这本杂志的受众。”
哈斯尼也赞同杂志应培育自己的社群。“这就像你会每周或每月收到一张会员卡一样。付费的会员卡是快速建立一个社群的方法,事实上,他们是实实在在的,它的收藏价值是很重要的。”关于这一点,詹姆斯也认为:“你可以在网上复制各种内容,但人们仍希望亲手拿到它的物理对象。”
如今,一本杂志就是一个品牌,它或许之前是一个播客、社交媒体里的一部分内容、一篇网络文章、一个主页,甚至一个应用程序。为什么不把这些内容变成纸质版的?已经明确的一件事是:仅仅使奢侈品印刷杂志复苏并不会拯救整个纸媒行业,在内容上必须要与网络形成直接的较量。
虽然已经有一些新出版的杂志取得了成功,像Tablet这样,但毕竟它太新了,以至于没有有据可循的商业模式。目前市场上较多的是一些试验型的杂志和融资模式,或是和很多创业公司一样,一旦遇到困难,在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之前,还是处于大量烧钱的状态。
去年夏天,前纸媒记者宙斯·肯尼恢复了《费城晚报》。“老人们喜欢它,因为他们怀旧。”肯尼说道。年轻的“潮人”们会慢慢发现怀旧才是一种新时尚,但目前还没有找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报纸目前是免费的,肯尼希望通过收取广告费来解决5000美元的印刷成本问题,但能否拉来广告赞助成为一大难题。
詹姆斯却并不认为印刷品的吸引力只是怀旧。她认为,数字时代新生的印刷品还仍然羽翼未丰,这一切还在探索的路上,但很快就会实现真正赢利。
看起来,纸媒和数字化之间并不是只有博弈,确实有共存的可能。“新”不会取代“旧”,新事物将会锤炼旧的,使之变形、改革、重新认知、重新配置,但旧事物不会轻易消失。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保守派们认为移动印刷品的诞生是疯狂的,是逆行的,而很多新闻人则一致认为,移动印刷品是一种创新,它是未来之趋势。
(译自美国《哥伦比亚新闻评论》 储宝编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