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tougao.com中国最大的知识投稿分享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投稿
SCI\SSCI\CSSCI\北核\EI,核心期刊快发!QQ 1954874365,电话、微信:18259161125 近期有优惠!法律顾问:肖律师
查看: 5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伯达曾提出过“电子中心论”

[复制链接]

8645

主题

8731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3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24 14:5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伯达曾提出过“电子中心论”
最新文章人民网 [微博] 丁东2016-04-24 09:58我要分享 6
[摘要]“电子中心论”成为《人民日报》公开批判的对象。

现在,电子技术、电脑和国际互联网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在20世纪后半叶的新技术革命,让人类文明的列车从工业社会驶进了信息社会。春江水暖鸭先知。在中共领导层中,谁是这场新技术革命最早的领悟者呢?客观地说,应当是文革前提出“电子中心论”的陈伯达。后来他被定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成员,这方面的情况便很少被提及了。

陈伯达是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身兼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红旗》杂志总编辑数职。他的身份,有机会接触较多的现代科学动态,加上他读书较多,知识面比较宽,所以最早领悟新技术革命的趋势并不奇怪。1962年后,他为调查工业问题,去过北京天津等地的科研单位和工厂,又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的专家座谈,了解到一些国外的新动向,知道日本等国家正在大力发展电子技术,于是提出“以发展电子技术为中心,开展新的工业革命”的意见。

陈晓农编纂的《陈伯达最后口述回忆》有一节专门介绍这方面的情况。叶永烈的《陈伯达传》也引用了他1965年3月5日和3月24日在中国科学院的两次谈话。陈伯达当时提出,要研究电子学与其他各种学科的关系,电子技术与其他新技术的关系,电子工业和其他各种工业的关系,要考虑抓电子化会怎样,不抓电子化会怎样,在利用电子技术和其他新技术方面,中国有没有独创性的条件。他希望搞一个发展电子工业的十年规划和二十年规划。当时,钱学森、吴有训、叶渚沛等科学家都赞成他的意见。于光远不大赞成,认为单提电子技术不全面,还应当加上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后来,陈伯达吸收了于的观点,把发展电子工业等新技术的想法写进了名为“工业问题”的文件,一度引起毛泽东的兴趣。毛泽东还请他吃了饭。

1965年,中央政治局常委开会讨论这个文件,邓小平说:“这个文件没有提以钢为纲的方针,搞电子等新技术,大家都没有经验,中国人口多,底子薄,搞太多新技术恐怕不合适,还是一切照旧,稳当一点好。”毛主席听了以后没有说话,刘少奇、周恩来都没有发言。“电子中心论”的思想,当时还是没有被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决策层所接受。

1967年,当时陈伯达已是中央政治局常委,群众组织时兴油印中央首长讲话,有人就把陈伯达主张发展电子技术和电子工业的相关言论编印出来。1970年庐山的九届二中全会上,林彪、江青两个集团发生冲突,陈伯达站在林彪一边,毛泽东写了《我的一点意见》,让陈伯达从此倒台。“电子中心论”也成为《人民日报》公开批判的对象。中国处于政治运动的狂热之中,电子和信息技术却在世界上突飞猛进。美国领先,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趁势而起,中国大陆在经济技术上被甩到后边。

1977年以后,包括邓小平在内的中央领导人陆续出访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实地考察,猛省到中国的巨大差距。80年代,美国人托夫勒写了《第三次浪潮》,中国领导层迅速接受他的观念,决定把握机遇,搭上新技术革命的快车。邓小平甚至号召学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陈伯达这时已经出狱。他对儿子陈晓农说:“工业问题”这个“文件被否定,是我一生中最痛苦的事情,否则毛主席有可能把主要注意力转到经济上来。毛主席这个人总要找件事情做,他的性格就是这样,耐不住寂寞,这件事没有做成,他就找另一件事去做。如果他当时把注意力转到经济问题上来,就不会搞后来的‘文化大革命’。”其实,这只是陈伯达一厢情愿的假设。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tougao.com 核心期刊投稿网  

GMT+8, 2024-11-30 07:52 , Processed in 0.50757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