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高等教育界最近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就是博士后教育事业蔚然成风。我最近有两个以前的博士生,现在国内大学工作,让我给他们写推荐,说单位要他们再读一个博士后。其中一个还是在本校读博士后,说这是他们大学对年轻教师的要求。
现在中国教育界是把“博士后”看做一种新学历,很多大学都要求应聘者具有“博士后”的背景。甚至,有些没有读博士后的年轻老师,大学还要求他们重新“后”一回。“博士后证书”也成了新的资格证。
实际上,博士后是中国高校发明创造的一种“学位”,欧美大学的最高学历是博士,人家没有这种学历,更没有这种证书。在欧美的大学里,一个人获得博士后,不能马上找到长期稳定的工作,就找一些临时活干干,这期间一方面积累经验,一方面寻找其他的工作机会。那些顺利找到工作的人,就不需要这种临时过度了,更没有人找到正式工作以后再去某大学读博士后的。
在国外,博士后的工作一般是研究性的,所以很多这类工作是在研究单位。一些教授申请到了一个大课题,需要人手,就招一些刚刚毕业的博士生来干,然而这些年轻的研究人员并没有这个“博士后”头衔,只是统称为“研究助理”或者“研究员”。还有一些大学临时需要人上课,但是没有招人指标,就先找一些刚毕业的博士来代课。
没有听说美国哪所大学招人是要求有“博士后”学历的,更没有哪所大学要求年轻老师再回去读“博士后”。西方的教育界没有“博士后”这个学历,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界的“创意”。
中国高等教育界总是在“名称”上不断通货膨胀。以前的“系”大都变成了“院”,比如,中文系成了“文学院”,历史系成了“历史文化学院”,数学系成了“数学科学院”,如此平添出一大批“院长”。斯坦福大学的“科学与人文学院”包括心理学、数学、统计学、物理、语言学、英语等27个系,在中国大学至少要分成十几个“学院”。中国人总是在名称上很有创意,很会花样翻新,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博士后”被看做学历后,现在每个大学比的就是有多少个“博士后流动站”。“博导”已经不牛了,现在应该是“博后导”了。
我几年前在北大、清华、武大等做过一个《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 探讨钱学森之问》的讲座,后来很多媒体以《死要面子的中国教育》报道了这件事。“博士后”以及有关的一系列荣誉和职称,也是“死要面子的中国教育”开出的另一多奇葩。
每个关心高等教育者都应该反思一下:“博士后”对年轻人的学术成长真的有好处吗?它真的有利于中国高端人才的培养吗?(专家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