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tougao.com中国最大的知识投稿分享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投稿
SCI\SSCI\CSSCI\北核\EI,核心期刊快发!QQ 1954874365,电话、微信:18259161125 近期有优惠!法律顾问:肖律师
查看: 21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京报:北京杂志论文骗子印假刊《学术研究》等欺骗众多教师

[复制链接]

8645

主题

8731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3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7 08:1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年08月06日  新京报
      为了评上副高职称,中学语文:教师齐敏(化名)委托北京启航文化发展中心牵线,在某杂志发表论文,花了3000元。论文发表了,杂志寄到齐敏手里,可齐敏去图书馆一对比,同一期的两本同名杂志,内容完全不同。
  齐敏收到的山寨版杂志,是假的。经记者调查,牵线的这家文化发展公司,在工商局没有注册信息,地址、电话全部“莫须有”。
  武汉大学教授沈阳在201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学术期刊一年发表论文的容量是248万篇,但全国每年有超过1180万人有论文发表需求,包括教师、在校硕(博)士生、各行业技术人员。
  在国家级、省部级刊物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是毕业、职称评定等环节的“硬杠”,此举旨在增强学术探讨氛围、促进文化繁荣。
  可在互联网上,已形成投机的“金钱换版面”一条龙产业,骗术夹杂其中。
  论文量猛增,质难保,也催生了海量的学术泡沫。
  一封电子邮件,让教师齐敏以为遇到了救星,其实,她踩上了圈套。
  今年3月1日,齐敏打开电子邮箱,一封《北京启航文化发展中心约稿函》让她心动。
  “我们是给老师评职称发表论文的组稿中心,给你提供最全面、最权威性的期刊发表,为老师评职称搭建平台。”
  齐敏是河北省一所中学的语文老师,最近,学校开始了职称评定。如果没有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她连副高职称的边儿都搭不到。
  像她很多同事一样,齐敏决定花钱买(论文刊登)版面。
  救星还是圈套?
  这家自称“北京启航文化发展中心”的单位,给齐敏发来了“自我介绍”,列举出18种核心期刊、30余种国家级期刊,称只要给钱,就能在这些杂志中发表。
  电子版的单位介绍的末尾,盖着“北京启航文化发展中心”的红色印章,并留了一个QQ号。
  齐敏登录QQ。
  与她联系的人自称“张伟佳”,张伟佳试探齐敏的意愿,论文什么领域?是发核心期刊,还是发国家级刊物?
  齐敏回答,她的论文题目是《小说人物原型探讨》。
  张伟佳推荐《学术研究》杂志,“你的论文很适合发表在这本杂志上,我们会跟杂志社沟通,看看稿件质量。”
  《学术研究》杂志,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主办,是北大核心期刊。
  3月2日,张伟佳发来信息:“您的文章审稿已通过。”
  “这么快?大概要多少钱?”齐敏有点意外,“说实在话,我知道我写的这篇论文质量不高,我没想到一投稿,杂志就能给我登。”
  “本来需要4000元,但编辑说文章质量很好,给您优惠价,3500元。”
  一番讨价还价,价格最终定在3000元。其中定金1000元。
  在齐敏所在的学校,同样因评职称需要发论文的老师还有十多人,齐敏找到2个关系不错的同事,凑钱共同发表这篇论文。
  按张伟佳提供的汇款地址,3月3日,齐敏汇了定金。
  “齐老师,给您电子版的用稿通知单。”3月13日,张伟佳上线了。
  这封用稿通知单上称,“齐敏同志,感谢您对我刊的支持,您的论文经编审委员会审核,准予采用,拟于2012年3月公开发表在本刊。”
  落款是“学术研究杂志社”,并加盖了该杂志社的公章。
  看到是电子版,齐敏有些怀疑,“没有纸质的用稿通知单吗?不能寄过来吗?”
  “电子版和纸质的一样,现在杂志只给电子版的。”张伟佳说。
  齐敏汇了尾款,开始等待杂志版面上出现自己的名字。
  真假杂志碰面儿
  5月初,齐敏收到张伟佳寄来的《学术研究》,为2012年3月刊。在这本红色底纹、白色封皮杂志中的第30页,刊登了她的“小说人物原型探讨”论文。
  拿着这本杂志,齐敏提交给学校,结果出乎意料。
  学校科研统计的检索系统里,查不到齐敏的论文。
  难道学校的检索系统更新慢?齐敏又上网查看《学术研究》2012年3月刊。
  “一对比,封面不一样,内容更不一样,简直是两本杂志。”齐敏说。
  为了再次查证,齐敏专门到图书馆查看了《学术研究》第3期,果然与自己手上的不同。
  除了编辑部的信息是抄袭正规杂志之外,其余内容,与正规杂志无一相同。
  除齐敏之外,这本“山寨”杂志上,还刊登了另外十多名作者的论文。
  齐敏向张伟佳提出退款,而张伟佳回复“要跟领导反映一下”,便下线了。
  根据齐敏提供的QQ号,记者联系上“张伟佳”。
  张伟佳称,他是北京启航文化发展中心的员工,公司地址在北京市通州区“北苑大厦”内,并提供了一个座机电话号。
  但几经查询,并没有“通州北苑大厦”这一地点,在通州北苑等区域询问多人,无人知道有“北苑大厦”。拨打座机号码,显示已暂停服务。
  在北京市工商局的注册信息中,没有“北京启航文化发展中心”这一单位。
  记者再次向张伟佳核实求证,其立即下线。
  7月30日,《学术研究》杂志社一名编辑在电话中说,他从没听说过“北京启航文化发展中心”,杂志社也未与任何发表论文的中介有联系。
  “我们只接受我们官方邮箱的投稿,稿件如果录用,录用通知书也为信件版,发放通知书会以快递形式。”该编辑说。
  《学术研究》杂志社证实,齐敏收到的电子版用稿通知单是假的,她收到的杂志,也是假的;假杂志上署名刊文的另十几名作者,也被骗了。
  职称提一级 工资增千余元
  其实,要评上副高职称必须发表论文,一直让32岁的齐敏很头疼。“我是班主任,每天要忙的事太多,连和我女儿在一起的时间都有限,搞学术研究根本没时间,更没法安心写论文。”
  齐敏说,他们学校有的老师教学业务很好,就因为论文没发表,一直都评不上;有些老师从教学水平到班级成绩都不咋地,花钱写几篇论文,就评上了。
  “没办法,现实逼着你去弄,职称跟你的工资福利待遇直接挂钩,不可能不参评。”
  与齐敏遭遇不同,医生李华平(化名)能评上高级职称,多亏了“花钱买版面,登论文”。
  李华平在北京某中型医院工作,中专毕业,从医十多年。“熬这么久才到了能评高级职称的时候,肯定不能放弃。”李医生说。
  李医生表示,评定职称,不仅需要年纪和资历,还要参加一系列考试,比如考外语。而要在期刊上发表论文更是必要条件,“评的职称不同,对杂志级别的要求不同,比如高级职称,就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有的单位则需要在国外的核心期刊上发表。”
  “其实职称评定中的发表论文都是明码标价的,大家早已心知肚明,已不是潜规则了,而是业内的明规则。”李医生说。
  去年4月,李华平找同事“借”了篇耳鼻喉科的论文,又通过熟人给某医学杂志的编辑送了8000元钱,文章得以在核心期刊上发表。
  “工资是跟着职称走的,职称每提高一级,工资能增加千元左右。”李华平觉得那8000元的“投资”,值。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的医生不用花钱就能发表论文,但实则还是与“利”挂钩。
  在北京某医院工作的医生小刘说,一些医药企业也跟杂志社合作,由于医生评职称需要在学术期刊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甚至出现了药企代买版面的现象。“有的医生要发论文,就给熟悉的药企打电话,说写了篇关于药企药物作用的文章,想发一下,药企马上会找相关的专业期刊杂志,谈好版面价格付费。这样医生、药企、杂志社都有利可图。”小刘说。
  钱学交易背后的学术泡沫
  类似“花钱刊登论文”的中介骗术,在网上并非个例。
  7月26日,百度搜索“论文发表”,搜索结果中排名第二的“中国职称论文在线”网站宣称:本站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论文写手队伍,包括高校讲师、博士和研究生及期刊编辑。与众多期刊合作,涵盖经济类、教育类、医学类、科技类和文学类,论文在国家级、省级期刊,及部分核心期刊发表。
  记者联系上“中国职称论文在线”,对方叫价,在省级刊物上发表需800元,国家级刊物要1200元到2000元,发核心期刊收8000元。
  于是,记者从其他网站上原文复制一篇“论胆道系统疾病治疗”的论文,发了过去,说是原创,并要求发在《中国医学工程》杂志上。
  约一个小时后,“中国职称论文在线”发来消息:“给《中国医学工程》的编辑看了,他觉得文章很不错,可以发表。”
  对方马上提出先交一半定金,“只有交定金,才会收到用稿通知书。”
  记者随即致电《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编辑部一名编辑表示,从未听说过“中国职称论文在线”,杂志社与他们没任何关系,刚才也没收到关于“胆道系统疾病”的稿件。
  在淘宝网上搜索“论文发表”,会出现近2万条结果,内容大部分是具体杂志的论文发表价格,根据杂志的地位不同,价格从100元到26000元不等。
  其中,一个皇冠信誉商家,成交量位居论文买卖成交量榜首,从该商家2010年9月创店开始计算,其主营的论文买卖业务,成交量已经达到了13000多次。
  2010年1月,武汉大学教授沈阳做的一项调查中显示,2007年我国买卖论文“产业”规模约为1.8亿元;到2009年,论文买卖销售额近10亿元,规模膨胀5.5倍。
  在这项调查选取的样本中,用反剽窃软件查询,2007年的样本数据中,72%的文章是全文抄袭,24%的论文为部分抄袭,仅4%的文章不存在抄袭。
  本末倒置的论文发表
  展江也多次收到过类似的邮件,这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甚至在邮件里遭受过批判。
  上个月,展江收到一封邮件,“亲爱的老师,如果您或者您的学生要发表论文,可以到我们这里来发表”。
  “这种现象,和正规杂志卖版面确实有关,比如我知道的一些传媒领域的期刊,就一直在收版面费。有的杂志甚至从月刊改成了半月刊,这样能多收些版面费。”展江说。
  “花钱买版面,完全是本末倒置。”内蒙古一家医学类学术期刊的编辑许先生说,现在同行收版面费太普遍了。“正规、正常的流程是:作者投稿,杂志社对稿件学术含金量和真实性予以考证,一旦选用刊登,给作者发放稿费。但现实情况恰恰相反。
  许先生介绍,他们杂志的运营主要靠拨款,广告极少,“版面费也是收入很重要的一部分,按一P(页)800元算,一个80P的杂志,一期就能收入几万元。所以,只要抄袭率低于30%,付了钱,就能给发表。”
  而抄袭率的检测,则是由专业的检测软件来进行,“把文章复制到软件内,就能查出抄袭率,并制定出相应的修改方案,即使质量不太高的文章,改改也能发。”
  论文发表供求市场的现状
  由于目前的学术评价及激励机制,通常以论文和著作数量多少为衡量标准,所以客观上使得不少学术研究忽视质量,片面追求数量和速度。
  武汉大学教授沈阳在201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的一般期刊、核心期刊、权威期刊共计9468种;全国学术期刊一年只能发表论文248万篇,但全国每年约有100万高校教师、100万在校硕士生和博士生、超过30万科学研究人员以及超过500万的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国企工程技术人员、70万农业技术人员、360万卫生行业技术人员,合计超过1180万人,都有论文发表需求。
  这种现状导致“僧多粥少”,以致于相当比例的人迫于毕业、职称评定期限临近等因素,选择求助于论文买卖市场和非法学术期刊,不少人往往上当受骗。
  去年12月2日,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召开的“2011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上显示,2001年至2011年中国科技人员发表国际论文数量为83.63万篇,升至世界第二位,然而,这些论文平均每篇被引用数仅为6.21次,在世界上排在20名以外。
  对此,北京大学的陈平原教授表示,中国科研论文的“量”上去了,但“质”不理想。
  他认为,当下中国学界,正从追求规模逐渐转向强调质量,而质量的关键在于努力改善学术评估方法。他建议,大学校长起码可在下列问题上有所作为:一是积极参与修订各种学科评估体系;二是制定高低软硬恰到好处的内部标准;三是鼓励投稿好杂志,但拒绝钦定“顶级学刊”;四是守住底线,同时为特异之士保留自由活动的空间,且随时准备因天才出现而修订规则。
  A20-A21版采写、摄影 新京报记者 易方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tougao.com 核心期刊投稿网  

GMT+8, 2024-12-2 11:02 , Processed in 0.16342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