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者:学术期刊应肩负起优化学术生态的职责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郝日虹)为更好地探究学术评价和学术创新的科学化路径,营造学术生态健康环境,10月18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办的“学术评价与学术创新高层论坛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创刊60周年纪念大会”在武汉举行。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及华中师范大学的相关领导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论坛期间,来自期刊界、学术评价机构的百余名专家学者,秉承“平等对话、深入交流、交叉视域、求同存异”的理念,不仅对大数据时代的学术期刊、学术评价的国际化与中国化、二次文献与学术评价的关系、学术创新的内涵、学术期刊的功能定位等议题进行了学理剖析,还彼此分享了学术评价及学术创新与学术期刊的良性互动经验。
学者们普遍认为,科学的学术评价能够引导学术发展、促进学术创新已经成为共识,而现行的学术评价机制仍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南京大学学报》主编朱剑表示,之所以当前关于学术评价存在诸多争议,根源之一就在于其处于一种“分裂”状态。“裂隙”的两端分别是同行评议和学术评价机构。由于这两大评价主体对评价信息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致使学术评价分歧颇多。那么大数据的诞生,能否“修复”这种“裂隙”呢?
“大数据给学术评价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加了学术评价的数据量,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术评价机构在处理评价信息上的短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大数据低密度、高价值的分布特点,如何从低密度的数据中抓取出高价值的信息,还有赖于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的突破。再者,就目前来看,关于大数据的成功应用主要是预测,而学术评价主要是对既成事实的评判。所以怎样使之发挥效用,尚待进一步探索。”朱剑说。
要提高学术评价的科学性,就需要作者、期刊、管理机构等多方参与。在学术评价科学性建设的进程中,学术期刊应肩负起净化学术环境、优化学术生态、促进学术创新的责任。换言之,学术期刊的功能定位、特色内涵显得尤为重要。
《学习与探索》主编张磊告诉记者,期刊的确可以借自身对选题策划、组织稿件、培养作者等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引导、引领学术发展,但期刊对学术的评价是有限的,还未经过检验和沉淀,因而要把握适度原则。要做到这一点,至少需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热点学科和边缘学科、学术名家和学术新人这三对关系。如若不然,可能陷入“撞脸”、“千刊一面”、“僧多粥少”的窠臼。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主编王泽龙也介绍了他对于“如何把学术期刊打造成一个具有高端水平的学术平台”的思考。在王泽龙看来,办好一个学术刊物,离不开一个好的编辑队伍。所以,提高编辑队伍的专业学术素质与编辑业务能力至关重要。为此,他提出了编辑人员学者化、与学科专业打成一片,与专业学者融为一体、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拓展学术资源等主张,并予以积极落实推行。只有保证编辑与学科的紧密联系,培养他们对专业学术领域学术研究的前沿意识,才能切实提高他们的编辑素质。
“学校领导班子也高度重视学报人才队伍建设,用政策保证,编辑队伍在职称评定、人才推荐、项目申请、业绩奖励、后勤保障、队伍配备、经费安排等方面的要求,为编辑人员的成长与敬守职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王泽龙强调说。
此外,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是穿插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赵树凯、故宫研究院院长郑欣淼、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郑若玲分别就“三农”智库建设、故宫学、高考改革的前沿学术动态,同与会学者进行了分享。
据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为进一步弘扬“人文情怀办人文名刊”的办刊宗旨,时值创刊60周年之际,经编辑部推荐和专家评议,从2010年至2014年刊发在学报上的论文中,遴选出10篇由校外作者撰写的学术论文,并授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庄凌学术奖”。颁奖仪式于论坛期间举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