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之美,源父源母。父母之教,最为重……”近日,株洲白鹤小学六年级小学生余晗睿,写的一篇文言文作文火爆网络,读者们都被惊呆了,株洲的一些校长们看到这篇作文后也纷纷点赞。他是如何写出这样的文章的?他有什么样的阅读故事?他喜欢看什么样的书?他的阅读方式是怎样的?他的书单里有些什么书?
四五岁时,每天听父亲讲国学故事
余晗睿快要上小学时,余父就在思考一个问题:该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培养孩子?他希望余晗睿是一个幸福感强,心理素质好,能坦然面对成败得失和荣誉,而不是一个处处争强好胜,高分低能的人。
余父查阅过很多资料,也听过一些教育名家的讲座,最后选定从国学入手,每天陪孩子读经典1个小时,前30分钟让孩子读,后30分钟给孩子讲经典背后的故事,并联系生活实际,把几千年前的道理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最先是从读《三字经》开始,别看这薄薄的一本书,却读了近1年时间。”余父告诉记者,之所以读这么久,是因为读《三字经》目的不在于背书,而在于了解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因为自己对国学也不是很了解,余父要花很多时间来“备课”,“几句话就是一个小故事,自己先了解背后的故事,再用孩子能接受的语言方式讲给他听。”刚开始,余父每天给余晗睿读8句话24个字,读完后再讲故事。“这样让孩子有盼头。”
近1年时间,余晗睿读完了《三字经》,然后读《弟子规》,“因为有了基础,速度快了很多。”《弟子规》也是由三个字构成的一句话,主要讲为人处世的 道理,能很好地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通常,余父会用现实生活的故事来举例。比如,余晗睿放学回家,父亲喊他,他没有及时应答,余父就说,《弟子规》有说 “父母呼,应勿缓”,你学到就应该做到,不仅要及时应答,还应该快速跑到父亲身边来,父亲喊你肯定是有事找你。余晗睿听后点头照做。“他很多为人处世的方 式和生活习惯都是从《弟子规》中获得,平常大人并没有指令性的要求他怎么做。”余父说。
余晗睿读完《弟子规》后,开始读《千字文》、《 百家姓》 、《增广贤文》……“读这些经典,贯穿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孩子讲历史和人物故事。过程中有互动,孩子爱听,且听得仔细,收获也大。”余父自己则是通过看《百家讲坛》等方式了解其背景和故事。
六七岁能独自读诸子百家
有了前面一两年的积累,余晗睿能自己看、自己听国学经典了。有一回,余父正在“备课”——听王利群讲《史记》,他发现余晗睿站在后面听得入神,还说,“这个有意思。”
余父试着让孩子做完作业后,坐在电视机前看。一方面提高孩子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考验孩子是否真的爱看。后来,余晗睿给自己设定做完作业后看“百家 讲坛”1个小时。“他不会多出5分钟,到点就关掉电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自始至终看这一个节目,决不会看其他频道或动画片之类。”余父这下确定了孩子是 从心底里喜欢国学了。
余晗睿通过自己看百家讲坛,了解了诸子百家和所处的时代、人物故事,还熟悉了国史通鉴,秦汉、三国的历史等。
刚开始,余父并没有发现国学给孩子带来什么变化,后来发现孩子在气质方面跟原来不一样了,从余晗睿上小学二三年级开始,老师就曾讲这个孩子跟别的孩子不一样,身上有一股“浩然之气”。
这个时候的余晗睿在读“四书”和“五经”,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还有《声律启蒙》、《笠翁对韵》、《易经》、《幼学琼林》等。
“总原则就是尽量不与学校里现在教的内容重复。”余父说。
“阅”金庸,最爱的是“射雕”
通过这次的“文言文火爆朋友圈”事件后,余晗睿的阅读计划有所改变。
原本余晗睿在这个阶段读的是《春秋》、《左传》和《古文观止》,《古文观止》里面有几百篇,很多是选自《左传》、《国语》、《史记》。考虑到时间关系,余父重点让孩子读《古文观止》。
知道余晗睿会写了之后,余父让他读王勃的《滕王阁序》,还有韩愈的《师说》、《原道》、《原毁》等。
记者看到,余晗睿所读的经典古籍,都是带拼音的。很多书都被他翻烂了、磨破了,有的封面也没有了,但里面却干干净净,没有一处画过的痕迹。原来余晗 睿读国学经典,全都是读出声来的,而不是默看的方式,也不做笔记,且读绝对不是应付地读,而是在相对应的语境下读,抑扬顿挫,有情感,有情景。
“用嘴巴才叫读,用眼睛才叫阅。”余父也要求他读经典必须读出声来,读小说可以阅,可以泛读,一目十行都行。
余晗睿除了爱读国学经典,还喜欢读金庸的作品,最爱的是《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他读这些就不读出声来,采用泛读的方式,速度很快,用余父的话来说就是“阅”。余晗睿母亲告诉记者,金庸的很多作品,他都读过好几遍了,而且还会将其中的写作手法运用到作文中去。
此外,他还喜欢看《西游记》、《杨家将》、《安徒生童话》、《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哈利波特》、《上下五千年》、《一千零一夜》、《皮皮鲁传》、《曹文轩文集》、《影子不上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