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tougao.com中国最大的知识投稿分享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投稿
SCI\SSCI\CSSCI\北核\EI,核心期刊快发!QQ 1954874365,电话、微信:18259161125 近期有优惠!法律顾问:肖律师
查看: 6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9亿元票据大案印发“票贩子”

[复制链接]

8645

主题

8731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3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16:1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广发银行9.3亿元票据案日前被证实后,今年以来频发的票据风波所涉资金已超百亿,让原本不为普通人所知的票据市场引起广泛关注。《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发现,除基层银行员工造假外,其中一些案件都与隐身于票据市场的中介不无干系。
  以年初发生的39亿元票据大案及此次的广发银行案为例,多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这两起票据案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因为票据中介(又称“票贩子”)或与银行有着长期经营起来的“良好”关系,或是操控了小银行的同业账户,导致在回购到期之前,票据资金被中介挪用至股市或其他投资渠道,最终因为出现亏损无法堵漏酿成大案。
  更值得关注的是,票贩子可以出现在票据贴现及转贴现的任何一个环节中,通过买票卖票的利差或者撮合银行之间交易来获取利益,且不受到监管。换句话说,只要他们自身不够自律,就能找机会从票据业务中套取资金挪作他用。
  “往往在有巨大利息诱惑的时候(股票暴涨)或业务有巨大亏损的时候(错配业务亏损),缺乏风险意识的民间票贩子就会想套出资金,赚取更多的钱或弥补窟窿,最终造成了这样的票据案。”一名资深票贩子张总(化名)对本报记者表示。
  为了堵上“漏洞”,央行与银监会今年以来接连发出通知,加强票据业务的监管。此外,已经曝光的票据案都是操作风险较高的纸票,一些银行已暂停纸票业务,仅支持更为透明且更易受到监管的电票业务。央行近年来也一直大力推广电票,以期从根本上堵住票据市场的风险。
  票贩子套取资金很常见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老家经营餐馆的张总2010年开始转行干起了票据中介。“当时一年普普通通就可以赚到七八百万元。”张总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这真是个体力活儿,每天都是打电话、扫楼、派传单、找百度推广。”
  票据中介最需要解决的就是票源,为此,刚入行的张总除了会从大一点的“票贩子”那讨一些他们不愿做的小面额票据,还通过各种关系找到银行客户经理,说服他们给自己介绍票据业务,并返点给他们。久而久之,张总的票源和合作的银行越来越多,业务量开始猛增,“2013年时,高峰期一天可以有20多个亿的交易量。那时,一笔1000万元的交易差不多能赚20~30BP(基点)的利差,利润有2万多元。”他说。
  类似张总这样的票贩子不少,虽然缺乏监管,但他们本身很注重信用,凭借与银行多年打交道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交易量越来越大。“这个圈子有很多不规范的灰色地带,但‘灰有灰道’,尤其注重信用。”张总说。
  但也因为这种“良好”关系,使得一些票贩子开始“打擦边球”,利用票据买卖的时间差,将资金套出来,博取其他市场的短期高额利润。
  “虽然这些无良中介毕竟是少数,但从我们的经验看,这种做法并不少见。”张总告诉本报记者,一些票贩子在与银行长期打交道过程中,控制和承包了某些小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和农信社的同业账户、公章等,并租给更小的票贩子使用,“资金想划给谁就划给谁,一旦做票赚不了大钱,就有可能挪用资金到风险和收益更高的领域,比如去炒股和做短拆过桥。更常见的是,他们将资金套出来对票据业务‘扩大再生产’,赚取更多的利差。”
  “对他们来说,反正钱是银行的钱。”张总感慨。
  事实上,票据案之所以今年以来频频发生,很可能与去年年中的股灾有一定的关系。虽未经监管部门证实,但已有多家媒体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近日曝光的广发银行9.3亿元票据案,以及年初的农业银行39亿元票据案,都是因为无良票据中介在回购到期之前将票据资金挪用至了股市。去年6月股灾前,票据市场生意极为火爆,不少资金借道票据进入市场。但在暴跌中,通过票据套利进行场外配资的风险非常大,资金链出现断裂。而银行承兑汇票期限多为半年,当到了兑付期还无法补上漏洞时,票据大案最终便浮出了水面。
  8亿本钱三个月赚了1.5亿
  票据市场之所以能吸引不少票贩子,离不开暴利的诱惑。事实上,一条鲜活而狡猾的票据产业链就藏在银行季报、年报“买入返售”科目下的枯燥数据之中。
  “2008~2010年的时候最赚钱。我一个朋友,2010年从银行套出来8亿元,三个月就赚了1.5亿元。因为那时市场参与者少,发现这个赚钱方法的人还比较少,再加上地域之间票据的利差相差很大,那时一买一卖之间赚取300~500BP的利差很正常。”张总说。
  当然,赚钱的不只是票据中介,市场那么红火的直接原因便是参与的各方都有利可图。
  以下是最简单的贴现操作流程:A公司向B公司购买商品,以100万元价款、6个月期限为例,A没有足够现金,或者不想立刻支付现金,可以向甲银行申请贷款额度,银行审批下来后,帮A开票给B,为避免A拿着票据直接去贴现,甲银行会将票据寄给B公司。6个月后票据到期时,B公司向银行甲或银行乙申请托收兑付100万元现金。
  整个过程中,每个当事方都可以获得一定的利益。A首先要向甲银行申请贷款额度,并预先存保证金到A在甲银行开设的账户中,一般保证金比例是50%,在上述案例中,即A要先存50万元的保证金。如此,甲银行就相当于获得了一笔50万元的存款。此外,甲银行还要先向A收取开票手续费,一般是票据面额的万分之五,在上述案例中,即为500元手续费,此为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一种。
  “这正是银行愿意给企业开票和承兑的重要原因,一是可以派生出存款,二是创收了中间业务收入。不过,这50%的敞口,甲银行先要做授信调查,确信A的资产可以覆盖。”张总说。
  相对于贷款,银行会鼓励企业开票,因为这可以限制贷款用途,银票一定要有收款人和真实的贸易背景,需要提供A与B的贸易合同、单据、发票等,银行至少可以从形式上保证银票资金用途是合规的。
  而对于A公司来说,可以不必立刻支付100万元现金给B公司,减轻了现金流压力;其存在甲银行中的保证金,也能收到甲银行的利息。
  此外,B公司如果持有到期再找银行兑付,可以拿到100万元现金。如果B想提早拿到现金,提前贴现或者卖给C票据中介,则要损失一部分利息。而C无论是选择持有到期还是再转卖,都可以赚取利差。
  监管效果初显
  “2008~2010年还能赚不少,那时票贩子还不多,银行贴现也不积极。后来大家都看到赚钱的机会,一窝蜂而上。现在呢,小票顶多能赚20~30BP的利差,大票更惨,利差只有一两个BP。现在做一笔1亿元的交易,利润也可能只有几千元,基本没什么赚头。”张总说。
  去年,张总也离开了这个行业。“我有个香港朋友,前段时间还说给我2个亿,让我帮他做票据投资,不要多的,只要每年给他10%的收益就行。我拒绝了,干这行真的太累,我现在看到飞机就要吐。”
  张总在业务高峰期的时候,手机响个不停,他加入了50多个QQ群和微信群,这些群从早到晚不停地发出买票和卖票信息,撮合交易。因为经常要“打飞的”运送票据,票贩子在圈子里有很多非常形象的自我调侃式别称,比如“人肉快递”、“空中飞人”、“航空公司金卡客户”。
  不过,接二连三的票据案已经引起了监管层的重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发现,多家银行已暗中收紧票据业务,在真实贸易背景审核、授信额度和审核上更加严格,也开始拒绝与票贩子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tougao.com 核心期刊投稿网  

GMT+8, 2024-11-30 03:38 , Processed in 0.13790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