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tougao.com中国最大的知识投稿分享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投稿
SCI\SSCI\CSSCI\北核\EI,核心期刊快发!QQ 1954874365,电话、微信:18259161125 近期有优惠!法律顾问:肖律师
查看: 10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析学术期刊公信力的缺失与重建学术期刊的专业主义特质

[复制链接]

8618

主题

8704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4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5 10:3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析学术期刊公信力的缺失与重建
李影溪
2014年12月05日10:42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潮,在社会化转型中,学术期刊作为传播学术创新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载体和平台,已慢慢缺失其原有目的。学术期刊的公信力受到考验与危机。本文从传播学基本角度解析公信力内涵,利用三维框架构建影响学术期刊公信力缺失的主要原因以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学术期刊;公信力;缺失

学术期刊(academic journal)它展示了某种特定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到了公示的作用。作为学术期刊的基本理念与出发点,其内容和目的主要是以原创研究、综述文章等形式,传播最新理论创新成果,进行学术交流。可是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与发展,学术期刊的初衷与之相背离,更多的投稿人为自身利益出现学术造假、抄袭、剽窃等不良行为。而学术期刊自身也存在失范,学术评价机制不完善、乱收版面费等问题呼之欲出。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学术期刊公信力的缺失。

一、学术期刊公信力界定

“公信力”(Credibility)一般看来即指信任与依赖,信任与依赖都是与特定的对象相关联的,都是建立在主体对于特定对象的信用额度和认定基础之上。公信力中的“公”表示对特定对象做出判断与评价的不仅仅是一、两个为代表的少数人,而是大部分公众。这种信赖也不是即期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时间体验对此特定对象履行承诺的可信度进行的评价。当这种品质能够博取人们长期信赖的时候,它的公信力就形成了[1]。

在对学术期刊进行公信力评判时,笔者认为“公”是前提。“公”包含两层含义,即外部公众对学术期刊的评判以及内部期刊编辑审稿的公平与公正。能得到大多数人认可与依赖才具有效用,内部编辑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都是学术期刊保证其公信力的前提。“信”是基础,从信用到信任再到信赖,只有通过多次体验,公众才能做出相应的心理感受。学术期刊严格遵守办刊规范,尊重学术成果,维护科学尊严;期刊编辑恪守信用,认真负责,才可以将公众的信赖转化为期刊自身的信誉度。而这二者最终都要落在“力”上,“力”指学术期刊赢得社会公众的信赖能力与品质,它体现在学术期刊能否传播最新研究成果,能否倡导学术自由以及鼓励学术创新等。界定学术期刊是否具有公信力,笔者作了重点的分析。

(一)学术期刊的专业主义特质

学术期刊刊发具有创新性科研成果以及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以此传播新思想,供公众获取。所以学术期刊的功能应当与它所扮演的角色形成的相关品质所协调,学术期刊应该注重学术,关注系统专门的学问,营造学术氛围。即学术期刊应当具备客观、真实、创新、全面、深刻等专业特质。

(二)学术期刊的评价指标分析数值

统计数值分析包括量学指标中的发文量、被引频次以及影响因子等数值。期刊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 SCI 选刊的原则之一。期刊影响因子的大小往往也间接地反映出其发表的论文质量。与期刊的影响因子同时被关注的是被引频次,即科学家发表的论文被国际上同行参考或引用的频次,同时也是论文被同行关注度的表现[2]。现今除量学指标外,又引入了网络计量学的指标,其中包括下载量、浏览量等。若一个学术期刊它的影响因子以及被引频率都比较高,那很大程度上即可说明此期刊具有较高水准以及被大众所信赖和认同。

(三)公众对学术期刊的期待与认同

学术期刊的公信力评价是在公众的学术体验中形成的,这种评价与体验是一种价值判断,大众寻找学术期刊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扩充自身知识层面,丰富知识结构。大众在阅读的同时也会做出相对应的学术评价,学术本无对错,能获取源源不断的知识内涵与逻辑思维才是受众所需要的。所以,受众对于学术期刊的认同与期待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术期刊的公信力。

二、学术期刊公信力现状缺失原因

学术期刊的办刊宗旨应是传播研究成果,培养学术思维,树立创新意识,为国家的政治进步、经济发展、文化建设与人民幸福提供强大的原创性智力支持,离开学术期刊,学术研究就无法顺利进行,学术期刊是科研信息沟通的平台,其根本属性就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学术期刊的迅猛发展,它面临着艰巨的挑战,学术期刊公信力广受争议,争论的焦点是学术期刊是否存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审稿机制;是否收取高额版面费以及从业者职业道德等问题。

(一)学术不端行为严重

学术不端败坏社会风气,扰乱学术氛围,侵害他人的知识产权,无视学术研究的神圣性,给科学教育事业带来严重影响。当今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基本表现为:随意捏造数据,剽窃以及侵占他人学术成果等。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执行总编张月红在《nature》发表文章称:“从2008年10月开始,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的来稿中有31%的稿件存在抄袭现象,这个数字是惊人的。”浙大“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上海大学博导陈湛匀论文抄袭事件”、“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抄袭事件”等屡见不鲜。学术不端行为的日益常态化,是学术期刊公信力不断下降的重要原因。

目前受中国的体制因素影响,论文的发表篇数成为衡量学术高低的重要指标,进而使学术充斥着功利。湖北美术学院院长徐勇民说过:“经济快速发展,驱动对利益的追逐,急功近利的心态也侵蚀到校园,学术规范的某些空白之处成了学术腐败的理想空间。”若仅靠当下的道义谴责,只会助长与滋生学术腐败,使学术不端者更加肆无忌惮。

(二)版面费的钱稿交易

学术期刊由于自身具有商品属性,所以收取适量的版面费保证提升办刊质量,扩大发行量与影响力,使之在市场经济竞争的大潮下有立足之地。况且编辑审稿、印刷期刊等也是必要的耗费支出,版面费的收取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学术期刊走向良性发展道路。可需求往往催生了市场,在版面费收取问题上也产生了学术期刊的“马太效应”。对于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与学生毕业要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规定,往往滋生了不知名的一般性学术期刊收取高额版面费的温床。核心期刊的高要求、严标准与学生、教师对论文发表的高需求量呈现供需矛盾,论文发表常与利益相关联。可有限的资源无法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长此以往,很难有生存空间的一般性学术期刊由于稿源困难、自身营运亏损等现状,开始采取收取版面费进行营利的行为。这种版面费不失称之为一种“钱稿交易”,此种交易甚至发展成为一种自觉行为[3]。如此循环反复,学术期刊的公信力该如何构建?

(三)编辑人员职业道德失范

编辑职业道德失范集中表现为失察、徇私、惧名等[4]。失察即为学术期刊编辑由于自身认知限制,对具有深度专业性的学术论文审查不当,基于对此研究领域的不了解,往往会审查通过一些并非创新成果的文章,这些文章无非是前人观点的堆砌,毫无新意与学术价值可言;徇私即学术期刊编辑为谋取自身利益而产生的“人情稿”、“关系稿”等私利性稿件,编辑往往对于熟人相托大开绿灯;惧名则是学术期刊编辑“看人下菜”,“认人不认稿”的投桃报李行为为学术期刊公信力埋下巨大隐患。学术期刊编辑失范会造成学术腐败乃至影响到整个学术期刊的公信力。

三、重建学术期刊公信力对策

(一)坚持学术导向

学术(Academia)是系统专门的学问,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学术历来被视为天下之公器,千秋之伟业。作为传播最新学术知识的载体与思想阵地——学术期刊,应肩负更多责任与使命。大数据时代,海量资料融合,人们获得快速寻找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受众忽视甚至漠视他人的学术成果,轻易占为己有,产生学术造假、学术剽窃等问题。然而问题的本质是对学术的不尊重。尊重学术,就是尊重坚持不懈、追求卓越的学术品格,也是营造与改善学术氛围、学术风气的最终使命。

(二)明确学术期刊发展道路

学术期刊改革的焦点为是否应当走市场化道路,学术期刊是否由“供养”体制下的“不差钱”到“不值钱”?学术期刊为了生存,收取“版面费”、刊登“人情稿”等问题被社会大众所诟病,所以期刊出版集约化、强化经营意识、进行适度竞争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学术期刊改革应平衡国家财政补贴与市场经营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在市场化道路中采用企业家办刊,利用进行合理资源配置的能力进行市场调控,对期刊进行价格定位与指导,使学术期刊脱离单纯的学术化“经营”,利用市场加大学术期刊的生存空间。以受众需求为导向、以竞争为方法,实现学术期刊出版资源的充分、合理、高效配置。

(三)国家宣传效应的监管

大众传播具有层级性与层次性,当学术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上时,学者获取学术研究成果,经过通俗解读传播给其他受众;受众与受众之间再经过口口相传,以及通过其他媒介得知新的理论。这种传播的层级性决定了学术期刊作为传播最新研究成果的媒介,同时也必须承担起国家内部宣传的使命,两者不可分离相悖。当代西方自然法哲学家约翰·菲尼斯(John Finnis)在著作《自然法和自然权利》中强调“人类的善只有通过人类的法律制度才能得以保障”。学术自由并不代表无制度无约束。现实表明,重建学术期刊公信力需要借助法律与社会力量的共同干预[5]。

学术期刊改革应当有主有辅,不可一刀切。由于学术期刊的自身属性具备公益性,且作为传播先进文化与思想的载体,所以,它应当维护学术纯洁,保持学术期刊的公正性与严肃性。而国家有关部门也应当制定相关政策资助学术期刊的正常运营,严惩学术不端行为,规范学术出版制度,还学术一片净土,实现学术期刊的规范化管理,重塑学术期刊公信力。(作者系长安大学 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赵文义.学术期刊的公信力分析[J].编辑学报,2009(4).

[2] 程艳丽.期刊及其学术论文的评价方法及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2010(2).

[3] 郝俊惠.“钱稿交易”的背后—新闻传播学科专业期刊境况探究[J].新闻记者,2005(2).

[4] 黄红梅.学术期刊的编辑失范与价值回归[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5] 李树财,张德昭.学术公信力的危机与重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tougao.com 核心期刊投稿网  

GMT+8, 2024-4-24 16:40 , Processed in 0.35013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