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tougao.com中国最大的知识投稿分享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投稿
SCI\SSCI\CSSCI\北核\EI,核心期刊快发!QQ 1954874365,电话、微信:18259161125 近期有优惠!法律顾问:肖律师
查看: 1081|回复: 0

“喝墨水”的由来三字词无可奈何的“磨洋工”

[复制链接]

8602

主题

8688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370
发表于 2015-7-13 22: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心提示:中国人历来讲究平衡与对称之美,如艺术体操、武术杂技表演中的平衡木、空中走钢丝等节目,给人以莫大的享受。然而在语言艺术中也有例外,有时不平衡、不对称也是一种美,如断臂维纳斯的残缺之美。至于文学语言中的不对称之美更是令人拍案称奇,三字词便是其中的典型特例,笔者试选几词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喝墨水”的由来
   
    人们常用“胸无点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知识文化,用“喝墨水”来比喻读书。此说法有何来历呢?
   
    据记载,南北朝时的北齐有明文规定,儒生在考试时成绩非常糟糕者,要被罚喝墨水。此习延续几百年,虽然罚喝墨水可能激励了某些考生学习斗志,但是,也时而发生因罚喝墨水太多使落选考生生病甚至死亡的事件。到了隋朝,皇上恩典,颁布罚喝墨水减量。《隋书仪礼志》记载,凡文理不通、不精或眉宇潦草而没考上的,罚喝墨水一升。原来在此之前,罚喝墨水是一斗,文弱书生根本受不了。
   
    唐朝时些恶习才得于彻底改变。唐太宗没做皇帝时也曾要考试晋官,但一想到考不上要罚喝墨水,轻则喝病,重能喝死,只好打了退堂鼓。他当上皇帝后,觉得此法害人不浅,不仅仅是弄病或弄死书生那么简单,而是令更多的有识之士望考试而却步,严重耽误了国家选拔人才。于是,唐太宗宣布废除罚喝墨水陋习,书生们解除了思想压力,纷纷应试,为唐朝的兴旺发达作出了巨大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座右铭”的功用
   
    现在,很多人喜欢用一些名言警句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不断地激励、鞭策自己。
   
    “座右铭”一词始于东汉崔瑗。崔瑗是东汉著名的书法家,据《文选崔瑗〈座右铭〉》注:“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当然“座右铭”并非一定要置之座右。
   
    后来就有不少人仿效着写“座右铭”。比如唐朝著名的诗人杜甫,为了督促自己改正嗜酒的毛病,他写了这样的诗句:“忍断杯中物,只看座右铭。”
   
    “座右铭”有时也可以用来警戒他人。例如,南北朝时有一位高僧,他见到寺里的和尚偷懒怕苦,就写了座右铭来激励他们:“勤之勤之,至道非弥。”意思是说要勤奋些、再勤奋些,领悟真理的时间就不会远了。
   
    清道光元年,东阳令陈海楼曾在北京得到岳飞的一方端砚,砚呈紫色,体方而长,背镌“坚贞守白,不磷不溜”八字,字为行书。此砚为文天祥所得,文天祥又刻上铭文:“砚虽非铁磨难穿,心虽非石如铁坚,守之勿失道自全。”岳飞和文天祥就是以这一铭文作为自己的立身处世的准则。
   
    座右铭也常被写成条幅挂在书房和自己经常休息的地方,如林则徐手书“制怒”二字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好玩的“打油诗”
   
    打油诗是旧体诗的一种,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而不拘于平仄韵律。这类诗通俗易懂,且幽默诙谐,有时暗含嘲讽。现在一些人仍喜用打油诗来抒发自己所感、所想。
   
    打油诗据说为张打油所创。唐代南阳有个文人叫张打油,他喜欢写诗,却不按当时作诗要遵循的“平平仄仄平平仄”等严格的规定去写,而是兴致一来,信口吟唱,不过倒也十分通俗易懂,而且经常使听者捧腹大笑,平民百姓非常喜欢。
   
    有一年冬天,村里下了一场大雪,张打油一时兴起,就吟起诗来: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这首诗难说怎么高明,但能抓住眼前景物,既通俗又形象,描绘出了雪中景物的特点,“张打油”的名字就在附近传开了。
   
    第二年冬天,南阳的参政巡视乡间,适逢大雪难归,住在一个败落的官宦家里。郊野之地,无甚观赏,住了一日,便觉无聊,于是有人想到张打油,若让他前来吟诗取乐,岂不逍遥?参政即刻派人把张打油叫来,问道:“你能做些什么诗?”张打油回答说:“看见什么,或想起什么,就写什么,没个定准。”参政说:“现在大雪纷飞,那就以此为题吧!”张打油稍加思索,即口吟诵起来:
   
     六出飘飘降九宵,
   
    街前街后尽琼瑶。
   
    有朝一日天晴了,
   
    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头两句颇有诗味,“六出”即雪花呈六角形;后面几句虽然俗气,但快口说出,一气呵成,也还不错,于是,参政赏其白银二两。
   
    后来,安禄山叛乱攻打南阳,当时南阳城被叛军围困,求朝廷派兵增援,朝廷却迟迟不发救兵,南阳城形势危急,参政老爷焦急不安。这时,张打油正在城里一个亲戚家读书,面对面紧张的局势,便去求见参政老爷,谙作诗逗趣,以解其闷。张打油以时事为题,吟道:
   
     天兵百万下江南,
   
    也无救兵也无粮。
   
    有朝一日城破了,
   
    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南阳城内缺粮草,外无救援,想破城之日的惨状,参政失魂落魄,束手无策,何等狼狈!
   
    从此,张打油的名声传得更远了。后来,人们就把类似张打油这种通俗浅显的诗称之为“打油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可笑的“老好人”
   
    “老好人”是指那些随和厚道,不愿得罪人,缺乏原则性的人。关于它的来源,传说来自于这样一个故事。
   
    东汉时期,襄阳名士司马徽(三国演义中的水镜先生),很善于识别人才。但由于当时政治斗争十分尖锐复杂,他就装糊涂,别人无论和他讲什么,他都回答“好”。人们送给他一个雅号——“好好先生”。
   
    这天,“好好先生”正在家习字作画,农奴来报:“刘员外来见!”司马徽一听,高兴地说了句:“好!”刘员外一进门就哭丧着脸,司马徽问:“刘员外,今天可好呀?”
   
    刘员外的儿子在外面胡作非为,杀了人,被官府抓住,押进死牢,就行秋后问斩了。他听说司马徽为人不错,朋友也多,让他给想想办法,于是对司马徽说:“我儿不孝,犯了王法。”司马徽没听完就接口说:“好。”
   
    刘员外一听,强压怒火继续说:“现在被押在死牢,秋后问斩。”
   
    司马徽说:“大好。”刘员外气得转身就走。
   
    这时,司马夫人上前劝道:“别的事说好无妨,人家儿子要死了,怎可说好?”
   
    司马徽一拍大腿:“夫人,你这话说得更好不过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令人头疼的“马大哈”
   
    “马大哈”是指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全无所谓,草率办事之人,其实这个词是20世纪50年代由天津市的相声界艺人创造的趣语。
     
    20世纪50年代那段《买猴子》的相声,曾风靡全国。故事说有个叫“马大哈”的人,不负责任,马虎出名。他出了个公告,本来要通知“到(天津市)东北角,买猴牌肥皂五十箱”,可是他却写成了“到东北买猴儿五十只”了。
     
    结果,马大哈的领导们也是官僚主义,看也不看内容就批准了,马大哈的同事和下属又盲从惯了,问也不问,纷纷出差执行任务,闹出了一连串令人捧腹不已的大笑话。先是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去采购猴子,虽然觉得采购单很离奇,但是仍然到处买猴子交货,最后把猴子都运回来了,群猴出笼大闹百货公司。
   
     这段相声使“马大哈”一词由此诞生,迅速传遍全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人人喜欢的“戴高帽”
   
    高帽即为很高的帽子。古时皇帝、高官们戴的帽子是高帽,且依身份、官职大小的不同,帽子的样式也不尽相同,因而古代人若说给他人戴高帽,是表示将其视若帝王般高贵。时至今日,也有不少人喜欢起高帽来了。他们不但乐于接受别人奉送的高帽,还不时也给别人献上几顶。所谓“戴高帽”,即指那些吹捧、恭维别人的话语。
   
    “戴高帽”一词源于唐代李延寿所著《北史  熊安生传》中的一个故事:北齐有一个叫宗道晖的人,平时喜欢戴一顶很高的帽子,脚穿一双很大的根木屐。每当有上级官员到来,他都以这身打扮去谒见。见到官员时,他又总是向上仰着头,举着双手,然后跪拜,一直把头叩到木屐上,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后来,人们把这种做法叫“戴高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无可奈何的“磨洋工”
     
    人们习惯消极怠工、只出工不出力的现象称为“磨洋工”。所谓“磨工”是指建筑工程的一道工序,就是对砖墙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相当于现在的勾缝和打磨石类的装修。
     
    此道工序看似简单,不费太多体力,实则要求手工精细,且戒烦戒躁,颇耗时间。至于“磨工”和“洋”字联系起来,说起来还有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1917年至1921年,美国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在北京建造协和医院。由于这项工程是由外国人出资、设计,中国工人就称它为“洋工”。协和医院共有主楼14座,又是高层建筑,“磨工”工序十分烦琐。所以,参加建筑工程的许多工人就把这一工序称为“磨洋工”,表达对西方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的不满。流传至今,“磨洋工”一词就成了干活不积极的意思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令人尴尬的“闭门羹”
   
    众所周知,“闭门羹”是拒客的意思。但羹本是煮成浓液状汤、粥之类食物的泛称,如鸡羹、莲子羹等,“闭门”是关起门来拒绝客人进入,二者怎样联系在一起的呢?这里有一段趣闻。
     
    据唐代冯货《云仙杂记》记载,相传在唐代,宣城(在今安徽境内)秦楼楚馆生意兴隆,出了一位轰动一时、令人倾倒的名妓,名叫史凤,有闭月羞花之貌,并且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吹拉弹唱无所不精。她那迷人的歌喉、动人的舞姿,更使一些纨绔子弟、风流才子神魂颠倒。许多年轻男子纷纷慕名而来,不惜花重金,以求见佳人一面。
      
    但这史凤虽身陷青楼,却不乱来。她有个倔犟脾气,不是任何人才能求见的。如对寻花问柳的嫖客,或因名誉地位,或因人品相貌,或因才学文采,分成三六九等,“最下者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这就是说,她不中意的人来了,就闭门不见。为了顾全面子,使嫖客不失体面,她会客气地款待一碗菜羹之类的粥喝。这样,时间长了,一些嫖客见菜羹摆上,就意识到史凤不愿接待,也就知趣地走开了。
     
    由此可见,“闭门羹”隐指主人不愿意接待时所采用一种婉转客气的拒绝方式。流传至今,“闭门羹”就成了拒客人于门外,不与相见的口头语。当然,现在拒绝来客,只有闭门而没有吃羹的待遇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可怕的“鬼门关”
   
    “鬼门关”意指凶险的地方,如某人得了一场大病,好不容易医治好了,就会感叹地说:“唉,真是上鬼门关闯了一回啊!”
     
    此词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存在于神话中的地方,另一个是实际存在的地方。《西游记》第十一回写唐太宗游“地府”时,“忽见一座城,城门上挂着一面大牌,上写着‘幽冥地府鬼门关’七个大金字。”他就从这“鬼门关”进入了“森罗殿”,会见了阴间诸王,并到“一十八层地狱”等处,后来又还魂回到世间。另外,在古代的地理著作《山海经》里所保留的神话传说中也有“鬼门”:“沧海之中,有度朔(地名)之山,山有大桃木(树),其屈蟠(枝杈盘曲)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在这些传说中的“鬼门关”或“鬼门”,是指通往阴间的门。
     
    而实际存在的“鬼门关”据《旧唐书  地理志四》记载,是一个古关的名称,在今广西玉林北流县西交界的山口上。这里两边山峰对峙,中间形成一个天然的关隘,地势甚是险恶,是古代通往广西南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以及越南的通道,气候温热,在茂密的山林中常有毒害人的瘴气。古代文人官僚获罪迁谪蛮荒,多经由此地,而死者甚多,罕有生还,所以有“鬼门关,十人去,九不还”的谚语。后来经过历代的开发,从明朝就已改名为“天门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何谓“咏絮才”
      
    古人常用“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来形容一个人有非凡的文学才华。汉语中,还专门用“咏絮才”这样一个词指有才气的女子。此语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咏雪》。
     
    谢道韫是东晋时的一位才女,她的叔父谢安是东晋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经指挥了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范例。谢安也擅长诗文,经常指导孩子们写诗著文。谢道韫在叔父的指导、启发和熏陶下,诗写得越来越好。
     
    一个严寒的冬日,谢安把几个侄儿侄女叫到一起,给他们评讲诗词。这时屋外下起了大雪,雪花漫天飞舞,远近银装素裹。谢安望着窗外的景色,突然想考一下几个孩子的诗才,就指着飘飞的大雪问:“白雪纷飞何所似?”谢安的侄儿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谢安听了连连摇头说:“不妥,不妥。”
     
    这时,谢道韫望着眼前的飞雪,一下子就想到了春天的柳絮,于是脱口而出:“未若柳絮因风起。”“好一个绝妙的比喻。”谢安不由得连连夸奖,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一个富有诗意的比喻显示了谢道韫的才华。后来人们说起女子有才,总喜欢用“咏絮才女”来形容。
  
    当然,还有很多有趣的三字词如两面派、黄粱梦、败家子、丑八怪、二百五、打圆场等,由于篇幅所限不能一一赘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tougao.com 核心期刊投稿网  

GMT+8, 2024-3-29 23:10 , Processed in 0.10514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