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tougao.com中国最大的知识投稿分享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投稿
SCI\SSCI\CSSCI\北核\EI,核心期刊快发!QQ 1954874365,电话、微信:18259161125 近期有优惠!法律顾问:肖律师
查看: 714|回复: 0

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复制链接]

8618

主题

8704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426
发表于 2016-4-16 23: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已经写入“十三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更是强调,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目前传播领域的一个显著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新兴媒体获取信息,青年一代更是将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新兴媒体话题设置、影响舆论的能力日渐增强。



  智库类学术期刊是连接智库建设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是传播智库研究成果的核心载体之一,在拓展智库权威性和影响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来自《全球智库报告2015》的数据显示,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智库大国,拥有智库数量达到435家。从国际知名智库的建设经验来看,无一不是高度重视智库刊物建设,努力通过智库刊物提升智库品牌和影响力。例如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办的《外交》、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外交政策》、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华盛顿季刊》、布鲁金斯研究所的《布鲁金斯评论》以及兰德公司的《兰德评论》等均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



  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下,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新型智库类学术期刊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客观要求和未来发展趋势。智库类学术刊物在文风上既不同于一般大众化的财经新闻类刊物,也有别于纯粹的学术期刊。与财经新闻类刊物相比,智库类学术刊物更加强调所刊发文章的理论性、专业性以及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与纯粹的学术期刊相比,智库类学术期刊更加强调所刊发文章以严谨平实的语言向政府、企业、咨询机构、科研单位、高校等多领域、多层面的读者相对广泛地传播思想创新的最新成果。



  如何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入融合发展是智库类学术期刊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的643种期刊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的调研结果显示,在刊网融合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网站建设水平总体偏低,虽然80%左右的期刊开通了网站,但是功能与内容相对比较单一,在读者服务、交流互动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二是新媒体平台在学术期刊中的应用程度有待提高,目前仅有18家期刊开通了新浪博客,31家期刊开通新浪微博,71家期刊开通微信;三是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及开放获取意识有待提升,对于数字化和新媒体融合发展前景及方向仍在探索中。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新型智库类学术期刊主要应打好“三张牌”:



  一是打好“数字化牌”。新兴媒体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于数字化和数字化程度的提高。数字化时代,不仅大众的阅读习惯在发生改变,而且研究人员信息利用行为也在调整。“新媒体、新技术环境下研究人员信息利用方式”课题组调研发现:网络获取研究信息已经常态化;移动设备的使用助推了移动互联网在研究行为中的应用;即时通讯软件在互联网新媒体中使用最为普遍;网络搜索引擎是科研信息获取时最重要的网络工具;学术文献全文以网络获取为主;社交网络已经成为获取研究信息的重要方式。因此,新型智库类学术期刊应加强期刊网站建设,突出办刊特色,完善栏目设置;综合利用大型学术网络平台、主流门户网站、期刊集群网络平台、博客、微信公众号、微博、APP客户端、微信群和朋友圈推送等方式多渠道传播学术成果和思想创新;在内容上针对不同渠道的传播特点,对纸本内容进行再加工,充分使用文、图、声、光、电等综合表现形式,对传播内容进行全方位、多侧面的立体式展示。



  二是打好“用户牌”。“用户至上、体验为王”是互联网思维的根本特征之一。与大众传媒相比,学术期刊受到新媒体的冲击相对较小,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术期刊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建立公信力;二是在当前的科研评价体系中,科研人员研究成果的数量及所刊媒体的级别是关键性指标。这两点决定了学术期刊在作者投稿和读者阅读方面享有自身优势,新媒体在短期内难以动摇,也同样导致学术期刊基于用户体验整合资源和开放办刊等方面步伐相对缓慢。智库类学术期刊提高用户体验的关键在于打造学术社区。在学术社区,读者、作者与学术期刊的联系不仅停留在单篇文章的发表与阅读,而且是以社区成员的身份,为期刊贡献主题、观点和材料,甚至实现流程再造,而学术期刊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聚合产业、政府、学界各方面资源,进行学术交流研讨、共享信息、网上调研等,从而将纸质学术期刊单向的、一次性的内容传播和交互方式发展为网络式、聚合式、反馈式的内容传播和交互方式。



  三是打好“融合牌”。新型智库类学术期刊是连接智库建设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和传播智库研究成果的关键载体,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将公信力强和学术信息源充分的传统优势与新媒体服务用户、关注用户体验和互动力强的特点相融合,大力创新内容、组织与平台,更要完善科研和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影响因子是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其复合影响因子是以期刊综合统计源文献、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源文献、会议论文统计源文献为复合统计源文献计算,综合影响因子是以科技类期刊及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综合统计源文献计算。可以看出,单纯以影响因子来评价智库类学术期刊实际上导致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评价领域的“精神分裂”。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也应打好“融合牌”,充分考虑智库类学术期刊在多种媒体上的影响力,科学评估,以更好地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这一大局。



  (作者单位: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tougao.com 核心期刊投稿网  

GMT+8, 2024-4-16 22:03 , Processed in 0.11645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