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tougao.com中国最大的知识投稿分享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投稿
SCI\SSCI\CSSCI\北核\EI,核心期刊快发!QQ 1954874365,电话、微信:18259161125 近期有优惠!法律顾问:肖律师
查看: 6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圈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复制链接]

8618

主题

8704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4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2-23 09:0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同学科的中国学者,用Web of Science衡量其学术水平精确性不同;中国学者引用其他中国学者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中国学者在其中文论文中引用外文论文的比例近年来有显著提高。



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发展,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圈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已有研究显示,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学者的国际发文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1];最新一项数据显示,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作者机构来自于中国的学术文章数量已经上升至第二位,仅次于美国[2]。

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衡量中国学者学术水平是否精确?

在目前国际通行的评价体系下,衡量中国学者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甚至误差,因为很多中国学者不仅发表外文学术论文,还发表中文论文;但目前还没有一个数据库可以比较全面、完整地兼顾不同语种,特别是中文和英文的学术论文出版情况。

梁立明教授曾在研究中指出,衡量中国学者的学术水平时,应当考虑中外文科学文献数据库而非单一考虑[3]。

不同学科的中国学者,使用Web of Science衡量其学术水平有何差异?

2018年,舒非教授在JASIST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探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是否可以精确展现中国学者的研究水准,并且这一精确性在不同学科是否有所不同[4]。

为此,这项研究选用了Web of Science来看中国学者在外文期刊上的发文,用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指征中国学者在中文期刊上的发文情况。

而在学科划分上,本研究使用了Web of Science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提供的学科划分结果,并进行了一定的整合和连接;最终,该研究获取了115个学科类别及其对应的中、外文学术论文。

结果显示,不同学科的中国学者,其发表中外文文章的偏好有明显不同。

比如,人文社科的中国学者发表中文论文的数量明显多于其发表外文文章的数量;因此,Web of Science自身并不能精确代表这一类学者的学术水平,应当更多地使用本土数据库对这些科研人员进行绩效评价。

而对于自然科学(比如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物理科学和一些技术学科)来说,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既发表在中文期刊上,又发表在学科内的外文期刊上。

因此,对于这些学科的评价应当既考虑Web of Science等外文数据库,又考虑本土数据库。

而在某些特殊学科(如凝聚体领域等),中国学者明显倾向于将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而非本国的中文期刊。

中国学者更倾向于引用“同胞”的论文

2018年Nature的一项研究则从中国学者引用其他中国学者角度进行了研究[5]。他们发现,中国学者开始更多地引用其他中国学者。

上世纪80年代,这一引用率仅有30%,而2015年则达到了47%;目前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美国十个百分点。

唐莉教授等人于2015年就提出中国论文中的互引俱乐部现象,即中国高被引文章的内部引用率(proportion of internal citations)在微观个体自引、中观同单位引用、宏观国内同仁引用三个层次上都远远高于美国同类成果[6]。

中文论文国际化趋势

一项针对中文图书情报档案学论文的计量分析[7]使用了包括外文文献引用比例作为“引文国际化”的操作化指标,并考量了引文国际化的历时效应、学科差异,以及多个可能影响引文国际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如论文的研究主题、文献类型、作者数量、机构类型、国内高校等级、国际合作、篇幅和基金资助等8项特征)。

结果显示,图书情报档案学的CSSCI源刊基本都呈现逐年上升的引文国际化水平,但情报学论文的引文国际化水平显著高于图书馆学和档案学。

理性看待中文论文国际化趋势

我们应理性看待国际化。

尽管我国图书情报档案学科中存在一些引文国际化水平较低的主题(如中国本土图书馆事业、中国档案史等),但这些主题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因此,不应当一味地强调国际化,对于不同学科中以中国特色的研究主题,应当“以中国作为学术表达的原点,立足中国、借鉴国外,在指导思想、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7,8]。


参考文献

[1] Kostoff, R. N., Briggs, M. B., Rushenberg, R. L., Bowles, C. A., Icenhour, A. S., Nikodym, K. F., . . . Pecht, M. (2007).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Structure and infrastructure.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74(9), 1539-1573. doi:10.1016/j.techfore.2007.02.008.
[2] National Science Board. (2018).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18. (NSB-2018-1). Alexandria, VA: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sf.gov/statistics/indicators/.
[3] Liang, L. (2003). Evaluating China's research performance: how do SCI and Chinese indexes compare?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Reviews, 28(1), 38-43.
[4] Shu, F., Julien, C. A., & Lariviere, V. (2018). Does the Web of Science Accurately Represent Chinese Scientific Performance?. arXiv preprint arXiv:1812.03620.
[5] Lariviere, V., Gong, K., & Sugimoto, C. R. (2018). Citations strength begins at home. Nature Index, S70.
[6] Tang,L, Shapira, P., & Youtie, J. (2015). Is there a clubbing effect underlying Chinese research citation increases?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6(9), 1923–1932.
[7] 龚凯乐, 谢娟, 成颖, & 孟凡赛. (2018). 期刊论文引文国际化研究——以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为例. 情报学报, 37(2), 151-160.
[8] 王兆璟. (2017). 把文章写在中国的大地上.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7-01-0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tougao.com 核心期刊投稿网  

GMT+8, 2024-4-20 19:11 , Processed in 0.14327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