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tougao.com中国最大的知识投稿分享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投稿
SCI\SSCI\CSSCI\北核\EI,核心期刊快发!QQ 1954874365,电话、微信:18259161125 近期有优惠!法律顾问:肖律师
查看: 1043|回复: 0

新华网:尊重普世价值 实现科学发展

[复制链接]

8602

主题

8688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370
发表于 2014-4-19 21: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网:尊重普世价值 实现科学发展
——兼驳冯虞章先生的“普世价值虚无论”



   内容提要

    序言:普世价值深入人心是30年思想解放的伟大成就之一

    一、普世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核心精神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一致的

    二、普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关系辨误

    三、尊重和提倡普世价值有益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

    四、“没有普世价值”咋成了“普世价值”?批驳“普世价值虚无论”

    序言:普世价值深入人心是30年思想解放的伟大成就之一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过了30年不平凡的峥嵘岁月。中国从一个贫穷的、封闭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富于生机和活力的初步现代化的国家。中国的发展成就,受到了世界人民的普遍钦佩。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总结的:“改革开放不是一蹴而就的”,改革开放不是一次轻松浪漫的旅行,而是一次决定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伟大远航,它有风平浪静的时刻,也时常充满惊涛骇浪。改革开放的过程,是无数次不断解放思想、无数次不断与时俱进、无数次不断开拓进取的艰辛历程。

    从1978年开始,我国发生了三次思想大解放的浪潮。第一次思想大解放,以真理标准大讨论为标志,它澄清了解决中国的问题到底是从实际出发还是从经典作家的本本出发,检验真理的标准到底是实践还是经典作家的本本的大是大非问题。这场大讨论,把中华民族从蒙昧主义、唯心主义和形形色色的迷信桎梏中解放出来,开辟了新的历史纪元;第二次思想大解放,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标志,它澄清了是计划经济优越还是市场经济优越的问题,开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为中华民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第三次思想大解放,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标志,它澄清了中国的发展是以人为本还是以其他的东西为本,要不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不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不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的大是大非问题。这其中包括了关于普世价值的讨论。这场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大讨论,需要在党的领导下,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其健康进行。

    普世价值观,是指世界各地的人们普遍赞成,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宗教、各个民族普遍赞成的价值观念。普遍赞成,就是多数人赞成,不是人人赞成,没有人人赞成的东西。

    普世价值观并不玄奥,是很朴素的道理。它无非就是引导教化人们,以人为本比以其他的东西为本好,人要有尊严地活着,自由比奴役好,法治比人治好,公正比歧视好,平等比特权好,尊重比歧视好,宽容比狭隘好,和谐比争斗好,理性比极端好,仁爱比冷漠好,多彩比单调好。普世价值观是人类在深刻总结两次世界大战和专制制度的教训后形成的。

    普世价值观有没有基本的文字规范?有。首先就是《世界人权宣言》。这是不同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开会达成的共识。宣言颁布后,大会要求所有会员国广为宣传,并且“不分国家或领土的政治地位,主要在各级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加以传播、展示、阅读和阐述。”联合国人权宪章所倡导的基本人权原则,是普世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为世界各国人民普遍赞同。

    2007年11月,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李保东大使在人权理事会第六次会议纪念《世界人权宣言》通过60周年仪式上发言指出:“和平、自由、平等、公平与正义,是我们的前辈们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确立的最朴素的普世人权价值,直到21世纪的今天,依然散发着不朽的文明之光、人性之光和理想之光。”[1]

    30年来,我们社会的每一个进步,往往都与普世价值息息相关。正是由于实践了普遍价值,我们才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和世界的尊重。以人为本,尊重生命,追求公正,实现自由,这些人类基本价值观已经深深熔铸到中华民族的灵魂中,成为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财富。

    有没有普世价值,本不需要太多讨论,但在一些理论研究者那里却成了问题。这不奇怪,有些思潮惯于“唯我独真”,喜欢压制他人思想,有暴戾和极端的倾向,正好与普世价值观所倡导的自由、公正、平等、宽容等精神相对立。对于那些它存在别人就无法存在下去的极端主义思潮而言,当然是不能容忍的。

    博客中国2008年7—9月做了一个调查,题目是:“你认为是否应当提倡普世价值观?”截至9月12日,有1424人投票认为“应该”,占93%;有115人投票认为“不应该”,占7%。民间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可见一斑。

    否定和攻击普世价值,试图把“没有普世价值”的谬论当成普世价值,其实质是对人类文明基本价值观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其目的是维护极少数人的政治、经济、文化、话语特权,阻碍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是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反改革思潮,根本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四人帮主义”,是思想领域里的假冒伪劣产品,对此必须明辨是非。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应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原则,正确认识普世价值,批驳种种似是而非的错误认识,把普世价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有机融合起来,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发展服务。

一、普世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核心精神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一致的

    有理论研究者把普世价值观说成西方独有的东西,或美国独有的东西,或者某个阶级所独有的,还有的把它和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华文化对立起来。这些,都是对普世价值观的误读和贬低,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核心精神、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误读和贬低,同时也否认了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对普世价值形成所做的重要贡献,是错误的、有害的。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精神与普世价值观是统一的而不是抵触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精神具有普世性。马克思主义、共产党人为普世价值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先人后己”、“以人为本”等都具有普世性,是共产党人对普世价值的重要贡献。

    自由、公正、平等、正义等普世价值观蕴含在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精神之内,为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普遍认可,也是无数革命前辈浴血奋战的目标。马克思说:“自由确实是人的本质,因此就连自由的反对者在反对自由的现实的同时也实现着自由。”[2]“没有一个人反对自由,如果有的话,最多也只是反对别人的自由。各种自由向来就是存在的,不过有时表现为特权,有时表现为普遍的权利而已。”[3]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85年的历史,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4] 我国宪法:“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党的十七大报告:“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人权具有普遍性。各国应尊重《世界人权宣言》中规定的人权和基本自由,根据本国国情和传统促进保障和维护人权,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分歧。”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从国家长远利益出发,以放眼世界和深谋远虑的战略眼光,利用他们的崇高政治威望,在多个讲话中对普世价值精神进行了融会贯通的精辟解释,澄清了长期以来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功绩不可磨灭。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前沿内容,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无疑具有鲜明的普世性,与普世价值高度契合。中国人赞成,西方人赞成;古人赞成,今人也赞成。哪个地方以人为本,哪个地方就发展得好,就比较和谐。

    但是,也应看到,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后期,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不幸发生了重大偏差,极左思潮大行其道,人的尊严和权利受到漠视,法治遭到破坏,出现了严重曲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法治和自由得以逐渐恢复,波澜壮阔的30年改革开放,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其实在向普世价值观理性回归。这是个无法否认的基本事实。但是,极左思潮的流毒至今犹存,且时而沉渣泛起,应当加以警惕。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普世价值观是统一的而不是抵触的。中华文化尊崇仁爱、宽容、和谐、诚信、正义、民本、“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理念,和普世价值观是一致的。老子在《道德经》中倡导政治宽容,对暴政进行了严厉的批挞,提出了朴素的民主主义政治哲学,为世人所推崇。老子认为统治者只有奉行“无为而治”才有利于人民的富裕和安宁。孔子崇尚仁爱,早在两千年前就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孟子则崇尚“义”。他们所倡导的基本道德理念今天仍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无论儒家文化,还是道教、佛教的基本精神,都是与普世价值观一致的,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精神文明的独特贡献。

    同时也应看到,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官(权力)本位的社会,而现代社会则是一个民(权利)本位的社会。在权力本位社会中,强调官府权威,强调被统治者对官府的服从义务,法律思想重管制、轻民权;而在现代社会中,则强调政府必须服从公民意志,其权力的合法性来自被统治者的授权和同意,人权处于核心位置。普世价值是权利社会的意识形态,它旗帜鲜明地否定官(权力)本位思想。

    显然,官(权力)本位的观念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传统文化中。为此,就需要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视角来解释普世价值,或用普世价值来诠释优秀传统文化,克服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容,使对传统文化基本价值的解释不与普世价值相冲突,不与社会发展需要相抵触,这也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二、普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关系辨误

    普世价值观是人类和谐生存的基本价值观。普世价值观是人类和谐生存的基本信仰,是各种价值观念和精神体系的最大公约数。普世价值观和其他意识形态、其他宗教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水和各种饮料的关系,各种饮料无论配方口感如何,都以水为基础原料。离开了水的饮料,是不可想象的。

    任何宗教都有温和与极端的因素,当其宗旨与普世价值观相适应的时候,就会温良而促进社会团结;当其宗旨脱离普世价值观的时候,就会极端而滑向原教旨主义而有害社会进步。

    概言之,任何宗教信仰都应当首先教育信众认同普世价值观。有了基本价值基石,才可以建设自己特色的东西。通常,一种意识形态的兼容性、普世性越强,它的市场就越大,吸引的人就越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凝聚了党和人民的智慧,适合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既有民族性,又有兼容性、普世性,其价值基础不可能脱离普世价值。

    “普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关系辨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这里,应当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否则又会引起新一轮“姓资姓社”的无谓争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回答。

    一是用邓小平理论来回答。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邓小平还说:“我们过去固守成规,关起门来搞建设,导致的结果不好。‘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更荒谬地提出,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还有道理,难道能够讲什么贫穷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吗?结果中国停滞了。”[6]由此不难得出结论,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阻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不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利于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意识形态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利于实现公民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平等和自由,客观上加剧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理念都不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二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回答。能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意识形态,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能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能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意识形态,不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三是用科学发展观来回答。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能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普世价值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例如,《世界人权宣言》主张,初等教育应当免费,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应尽量免费。宣言第一条,“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宣言强调:“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并有权享受法律的平等保护,不受任何歧视。”“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并有权享受他的个人尊严和人格的自由发展所必需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各种权利的实现。” 这也是我们宪法中的内容。毫无疑问,这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应有之义。

    概言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普世性,普世价值也具有社会主义属性。否认普世价值的意识形态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包含普世价值。否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普世价值不是真正的普世价值,真正的普世价值尊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二者不是矛盾和对立的关系,而是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一致性、兼容性。

    需要强调: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阶级斗争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精神控制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极左思潮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至少,这些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被社会实践证明错误的意识形态。全球近一半的人口的社会实践反复证明,计划经济是低效率的、不科学的、行不通的,只能导致普遍贫穷。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阶级斗争观念是有害社会安定与社会发展的。一些“理论家”至今还用抽象的阶级来衡量生动的人,来衡量以人为本的普世价值,这在理论上是苍白的。精神控制严重窒息科学文化发展,属于文化专制主义,不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计划经济优越论”的“社会主义”、阶级斗争满口挂的“社会主义”,精神控制的“社会主义”,极左思潮话语下的社会主义,都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没几个人拥护这类假社会主义。我们要坚决淡化这种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要坚决高举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种真正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勇于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海纳百川,宽容友善,胸怀博大,境界高远,深得人心,真正有益于中华民族。

三、尊重和提倡普世价值有益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

    提倡普世价值观有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有利于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有利于对外开放事业。外国人对中国人有不少误解,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个。一是不友好力量的宣传误导,使得外国人不了解实际情况,怀有偏见。如受达赖影响,外国人还以为西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其实西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几十年来有了很大发展,西藏的文化和环境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宗教自由得到了保障,比起旧的封建农奴制,变化可谓天翻地覆。再如人权问题,一些不了解中国大陆实际情况的人包括台湾地区的一些同胞,还真以为我们还生活在可怕的“文革”时代。这些,都是很大的误解。30年改革开放,中国人民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人权和自由,是可以亲身感受到的。今天,中国两亿多网民可以在网上自由开设播客,享受着前所未有的言论自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每一个勤奋劳动和创业的人提供了致富和改变命运的机会,这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是不可想象的。在中国,行政诉讼每年都有很多,公民可以状告政府,主张权利,而且胜诉率还不低。中国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法律保护,公开招考干部的比例在逐年扩大,公民经过严格考试才可以进入政府做公务员。中国的重大决策都要经人民充分讨论,方案往往进行反复修改。中国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不断体察基层人民疾苦。这也是民主的形式。但是,很多外国人还不清楚这些。二是我们舆论自身开放度不够,干部观念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事情,别说外国媒体,就连我们自己的媒体往往也不是很清楚。一些地方出了事,当地领导人怕被问责往往习惯把消息捂住。没有大道消息,小道消息就多。结果国外先报道了,事情闹大了,捂不住了,就变得很被动。三是国人在很多时候尚不善于用外国人可以理解的语言描述中国的伟大变化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要想让外国人了解中国,就应当学会用普世价值的语言来介绍中国的发展。有些东西,只是说法不同,本质差不多。例如中国领导人倡导思想解放,这其实就是在推进思想自由。“思想解放”和“思想自由”其实是本质差不多的一回事儿。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跟提倡思想解放密不可分。努力用国际社会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的变化,才会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尊敬,促进对外开放事业。

    提倡普世价值观有利于实现社会公正,减少贫富差距。贫富差别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计划经济下也存在贫富差别。贫富差别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普遍的现象,一定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是正常的、难以避免的。但是过大的差别就不正常了。贫富差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权利的不平等。有人享受的自由多,有人享受的自由少。持有和靠近权力的人享有更多的政治、经济、文化、话语特权,这是导致贫富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只有实现了公民经济、文化、政治权利的基本平等,过度的贫富差距才能得到遏制。

    提倡普世价值观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改革开放30年,中国政治文明有了长足进展,人们的民主法治观念日益增强,民主法治在社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文明发育程度与社会进步不相适应的问题也相当突出。

    一是社会宽容精神缺乏。宽容精神是人权原则的本质,也是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的意识形态基石,现代民主政治以文化宽容和政治宽容为依托。没有宽容精神,就没有健康的民主政治。没有宽容的意识形态土壤,就容易滋生暴民政治,人人都可能成为极端分子,民主政治有可能搞成“文革”式的恶斗。我们逐步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首先就要下力气在意识形态上确立宽容精神和自由精神的主流地位,反对暴戾、极端和不宽容,反对一切形式的唯我独尊。由于极左思潮的长期熏染,公民宽容精神欠缺已经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二是民主法治机制纠错能力差、维护社会公正的能力不够。我国有不错的宪法,也有不错的法律,但是法律落实的监督机制相对薄弱。行政机关有一些规章条款、红头文件是违法的,甚至是违宪的。例如,我国公务员法规定,报考公务员的年龄为35周岁以下,但是现在全国各地大量招考单位把这个年龄修改了,有的规定30周岁以下,有的规定25周岁以下,这是明显违法的。35周岁这个年龄界限任何机关和个人都无权改动,除非人大依照法律程序把公务员法修改了。还有的地方组织人事部门规定,乡镇书记、乡镇长不能超过40周岁,县委书记、县长不准超过45周岁,同样是对党员和公民政治权利的侵害,也是对“年轻化”的教条理解。

    由于我国的法律实施的监督力度比较弱,纠错能力比较差,导致诸如此类的大量政府部门违法行为、脱离群众的行为难以及时纠正。没有强力监督和纠错机制,即使有好的宪法和法律条文,也会成为摆设;没有监督,社会公正就难以维系。

    提倡普世价值观有利于整合不同的意识形态,促进不同意识形态的团结与和谐。意识形态也要讲和谐,少数理论研究者始终抹不开这个弯儿,搞不明白其中的规律,一直信奉斗争哲学,认为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总有一种搞“大批判”的冲动,弄得草木皆兵,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新中国成立后的多次动乱或冲突,往往都跟没有妥善管理好、协调好社会意识形态有关。

    不同的意识形态往往存在一定的冲突。例如,印度教以牛为圣物,禁止吃牛肉,可以吃猪肉,而伊斯兰教以猪为忌,禁止吃猪肉,习惯吃牛、羊肉,这两种信仰的人群生活在一起如果没有宽容精神作为共同信仰,麻烦就大了。普世价值提倡尊重他人信仰自由,对协调不同意识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在意识形态管理方面,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不争论”思想,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在中国,所有的意识形态运动和政治运动都是在一块的,有政治运动必有意识形态运动,有意识形态运动必有政治运动。一运动,左爷们都活跃起来,好好的一个东西,扣个大帽子就搞掉了。

    要让社会意识形态保持稳定和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搞运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什么事处理什么事,不要动辄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打击一片。老子说得好:“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意识形态管理若能像水的品性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则更有利于创造宽容的氛围,促进科学文化的繁荣。当然,“无为而治”不是“不为”,而是法治下的“少为”,是有节制的治理。

    意识形态建设也是服务,拿国家工资的“理论家”也是人民的服务员,不是科学警察,不是真理法官,不是学术裁判。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社科院的作者和来自民间的自由撰稿人是完全平等的,前者没有裁判后者的特权。共和国的每一个公民都有自己的尊严,思想自由的权利应当得到尊重。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仁尼琴所说:“人民的精神生活比疆土的广阔更重要,甚至比经济繁荣的程度更重要。民族的伟大在于其内部发展的高度,而不在其外在发展的高度。”思想世界的果实多姿多彩,有的甚至还比较酸涩,但我们只能用温暖的春风去抚摸,而不可用冷酷的冰雹去敲打。统一思想、达成共识靠的是摆事实、讲道理,要以理服人,这离不开人民参与讨论、自我教育。总之,意识形态管理和建设应当尊重公民文化自由,与科学文化发展规律相适应,与世界潮流相适应,与时代要求相适应,与人民需要相适应,与民主法治相适应。

    提倡普世价值观有利于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科学的发展需要自由表达和自由交换思想,一切不能自由思想的环境,都不可能有科学文化的高度繁荣。由于学术刊物少,很多论文没处发表,不少高校无奈之下只好取消了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的规定。由于书号昂贵,薄一点的、专业冷僻、缺乏市场前景的著作的出版自然受到抑制。中国有大量的研究生、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论文找不到发表或出版的地方,大量精神成果无法表达、传播、交流和利用,这对科学文化发展的巨大阻碍作用不言而喻。1995年,美国的期刊数量有14万种[7],美国人口2006年才突破3亿;到2007年,我国期刊才只有9468种[8],而我国人口多达13亿。按照人口数量和社会对精神产品的需求,我国期刊数量似应在20-30万种。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思想解放。其实,媒体越多,少数媒体越是无力误导舆论。截至2008年6月,我国互联网站共有191.9万个[9],近200万网站,绝大多数都非官办,也没见哪个网站有误导舆论的能力。事实表明:党只要把握主流媒体的控制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就不会有大的问题。马克思指出:“没有出版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是泡影。”[10] 出版自由的保障不仅仅是文化问题,积极稳妥开放传媒事业,兼具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多重价值。世界人权宣言强调:“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这和马克思主义以及我国宪法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对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对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提倡普世价值观有利于深化改革。我国改革的成就伟大,但艰巨性也世界罕见,原因是国家太大了。越南改革的速度肯定超过中国。大国和小国,就像大卡车和摩托车一样,后者调头快,运转灵活,甚至可以钻胡同,而前者则回旋余地小,必须小心翼翼。利用落实普遍的人权文件来推进改革,比较容易被公众平稳接受,因为这些东西已经深入人心了。

    提倡普世价值观有利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谋求两岸统一,总要找到一个双方都认可的基本价值尺度。两岸统一的基本价值尺度只能是普世价值,而无其他的意识形态有这个功能。只有用普世价值和中华文化来凝聚基本共识,在和平、发展、共赢、包容中逐步寻找统一的机会,探索统一的方式。尊重和提倡普世价值,有利于增强祖国大陆在台湾同胞心目中的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和吸引力,创造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意识形态氛围。

四、“没有普世价值”咋成了“普世价值”?批驳“普世价值虚无论”

    虽然普世价值得到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普遍的拥护,但在我国的非主流意识形态成分中,有一些和普世价值不相兼容,甚至冲突,他们以各种理由否认甚至丑化普世价值。好好的东西,他们想一下子搞掉。对于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论,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冯虞章先生的《怎样认识所谓“普世价值”》(见《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7期)对普世价值进行了全盘否定,提出了“普世价值没有论”,作为一家之言尚无不可,学术自由嘛,但如以为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对普世价值的认识,并作为宣传内容灌输给公众,则是错误的,既误导群众,又损害马克思主义声誉。应当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破“普世价值虚无论”或“普世价值没有论”的严重谬误。

    1、普世价值就像“人要穿衣服”的道理一样,并非人人赞成

    普世价值就是多数人赞成、普遍认可的基本价值观念,不是人人赞成。世界上哪有人人赞成的东西啊!就像“人要穿衣服”这样最基本、最普世、最简单的道理,也不是人人赞成。原始森林里不是有人只在生殖器官上围几片树叶吗?城市的大街上偶尔也有精神不太正常的裸奔者。他们大概也是不赞成“人要穿衣服”这个普遍道理的,没准还会振振有辞地说:“人为什么要穿衣服呀,光着屁股多凉快啊,我就是不信你们‘文明人’的逻辑”。

    2、普世价值与“新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何干

    冯先生一搭笔就神秘地说,提倡普世价值就是鼓吹“新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 ,可谓驴唇不对马嘴。新自由主义主要体现的是经济理念。狭义新自由主义主要是指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广义新自由主义,除了以哈耶克为代表的伦敦学派外,还包括以德曼代表的货币学派、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和以费尔德斯坦为代表的供给学派等等。新自由主义有其进步科学的一面,否则他们的代表学者何以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呢?新自由主义也有局限性的一面,但并非国内少数学者丑化的那样厉害。而“民主社会主义”则是欧洲社会民主党的政治意识形态。国际马克思主义大致分为三个流派,一是以斯大林主义为代表的极左马克思主义,接近完全淘汰;二是以北欧民主社会主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以瑞典为代表;三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以中国为代表。普世价值则强调的是公正、平等、自由和正义,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在内的基本价值观念,与“新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没有必然联系。不过,既然是普世价值,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应该是都赞成的,否则它的文件怎么会在联合国大会通过呢?

    至于冯先生把美国入侵伊拉克当成“普世价值”,就更离谱了,有几个学者把侵略当成了普世价值?美国为了反恐侵入伊拉克,是不合法的,应当批评的,没有人认为侵略就是普世价值,相反,和平也是普世价值。

    3、“普世价值虚无论”咋成了普世价值?

    冯先生引用恩格斯《反杜林论》的话来否定普世价值,说普世价值并非“永恒道德”。

    不存在凌驾于民族差别之上的道德原则,这是正确的,但是这并不等于世界上的一切民族的道德没有共性,只有差异。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只承认道德的个性,而否认道德的共性,就把唯物辩证法抛在了一边,哪里还有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影子?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抛弃了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方法论、认识论,真是绝妙的讽刺。

    普世的道德价值实际上是很早的时候就有的。比如,善良、宽容、诚实、爱心、尊老爱幼,每一个民族都会赞成,这些基本价值就是普世的,你不承认,它也存在。而普世价值形成公认的文字,是在二战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开始的。以《世界人权宣言》为载体的普世价值并不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强加给国际社会的。中国也是参与起草制定《世界人权宣言》的国家之一。我国政府也已签署承认了包括《世界人权宣言》在内的联合国人权宪章文件,承认了文件所宣示的各项价值普遍原则,这表明了中华民族吸收和运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实现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心。

    至于冯先生宣扬的所有道德都有阶级性,更是老掉牙的错误。事实是,在各种价值观中,有的有阶级性,有的没有阶级性,并非一切价值观都有阶级性。比如善良、诚实,难道还有什么阶级对它恨之入骨吗?既然是人类,必然就有共同的人性。比如吃喝拉撒睡,爱情,友谊,难道还有什么资产阶级需要撒尿,无产阶级就不需要撒尿的吗?那些没有阶级性、没有国界区别、没有民族区别的价值观,就是普世价值。“没有超阶级的普遍人性或价值观”的说法太绝对,是违背基本事实的谬论。

    进一步说,世界上没有“永恒道德”,难道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对人类文明的基本美德和基本人权价值,对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精神采取肆意否定和虚无主义的态度吗?这和“四人帮”宣扬的“否定一切”和“打倒一切”有何区别?再说了,普世价值固然不是“永恒道德”,难道“普世价值没有论”、“普世价值虚无论”就是“永恒道德”吗?价值虚无主义、道德虚无主义就是“永恒道德”吗?

    普世价值是权利社会的意识形态,它反对特权,反对官本,反对歧视,尊崇自由和平等理念,高度强调以人为本和人权,这是对官本位意识形态的一场深刻的革命。极端主义思潮和享受特权的人可能不喜欢它,但是劳动人民喜欢它。多数人拥护的,我们就拥护;多数人赞成的,我们就赞成。不言而喻,尊重普世价值,才是真正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到底“以人为本”是抽象的,还是“以阶级斗争为本”是抽象的?

    冯文说:所谓“淡化意识形态”或“去意识形态化”,是一种国际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潮,其哲学基础是抽象的人道主义和人性论。由此出发,必然否定、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用抽象的“共同人性”、“人类本性”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把“淡化意识形态”或“去意识形态化”判为一种“国际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潮”,真是一个新鲜的结论。是韩国的?是日本的?是澳大利亚的?还是俄罗斯的?是不是这种思潮就像一股风,从日本资产阶级刮到美国资产阶级,又从美国资产阶级刮到俄罗斯资产阶级,然后又从俄罗斯资产阶级刮到中国资产阶级?不得而知。各个国家通常都有宗教自由,宗教就是意识形态,民主法治观念的教育也是意识形态,还没有注意到哪个国家在“淡化”或“去意识形态化”,建议举几个例子让读者研究。

    还没有弄清到底是哪门子“资产阶级思潮”,冯先生就断言其“哲学基础”是“抽象的人道主义”。这就怪了,难道人道主义不是意识形态吗?何来“淡化”和“去”?这岂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再说了,人道主义咋又变成了抽象的了?救死扶伤,尊重人、关怀人、温暖人,这都是具体的,是全世界公认的优秀价值。我们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就不讲人道主义了吗?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讲革命的人道主义;在建设年代,我们讲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不论哪种人道主义,都是具体的、明确的和清晰的。汶川大地震,全国各族人民慷慨解囊,各国救援队和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奔赴灾区,不就是活生生的人道主义吗?什么时候叫你们贩卖给“国际资产阶级”,成了“国际资产阶级”的专利了?无产阶级就不讲人道主义么?

    动辄强调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并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因而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极左思潮。只有在革命的条件下,才强调阶级分化。在和平建设时期,动辄把阶级斗争挂在嘴上,本身就是错误的,其实际效果就是鼓吹社会仇恨,破坏中华民族的团结,分裂中国社会,是“四人帮主义”的余毒,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阶级是抽象的,而人则是具体的,把抽象的阶级凌驾于具体生动的人性之上,本身就是荒谬可笑的。

    5、淡化什么意识形态?强化什么意识形态?要具体分析

    冯文说:为了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同时,还必须注意那种把“淡化意识形态”宣扬为“普世价值”的主张和倾向,认清它的严重危害,清除它的影响。

    这句话颇有迷惑性,需认真分析。在我们“马克思主义”话语习惯中,实际上有真马克思主义和假马克思主义之分。真马克思主义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的;而假马克思主义,是指用静止、僵化、片面的观点解读马克思主义,是抓住经典作家具体论断不放的教条主义,核心是阶级斗争。近几年来,假马克思主义继承了“四人帮”的衣钵,以批判“新自由主义”、“资产阶级自由化”、“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普世价值”为名,发表了大量攻击改革开放的文章,成为阻碍中华民族进步的一股腐朽势力。在一些网站上,我们也看到了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批判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文章,有的甚至在批判党和国家领导人。这些顽固势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危害不可低估。

    马克思主义是很朴素的道理。马克思主义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巩固的就是这种马克思主义,而要坚决淡化的,是那些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装腔作势的蒙昧主义、唯心主义和文化专制主义。因此,说强化,不意味着对,说淡化,不意味着错,关键要看强化或者淡化的具体内容。

    总之,尊重和提倡普世价值观,有利于改善和提升中华民族的道德与精神面貌,有利于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对外开放事业,有利于促进社会公正,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不同意识形态的团结与和谐,有利于实现我国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深化改革开放,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把普世价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核心价值建设有机融合起来,是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性课题。(李民)

    资料来源:

    [1]中国新闻网(www.chinanews.com.cn),时间2007.12.1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67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67页

    [4]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时的讲话》

    [5]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70页

    [6]邓小平《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23-224页

    [7]《美国文化产业》,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第32页

    [8] 新闻出版总署网站(www.gapp.gov.cn)2008年7月22日公布的数据

    [9]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08年7月《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94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tougao.com 核心期刊投稿网  

GMT+8, 2024-3-29 03:06 , Processed in 0.10169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