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tougao.com中国最大的知识投稿分享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投稿
SCI\SSCI\CSSCI\北核\EI,核心期刊快发!QQ 1954874365,电话、微信:18259161125 近期有优惠!法律顾问:肖律师
查看: 800|回复: 0

武汉:全国产生关键影响关键枢纽

[复制链接]

8602

主题

8688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370
发表于 2020-2-1 20: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明:本文摘自张文木《中国地缘政治论》,海洋出版社2015年版,第85~89页。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1]如果说长江是连结中国西东两端和中国统一的重要纽带的话,那么,其中的中国湖北,尤其是湖北武汉则是能对全国产生关键影响的关键枢纽。顾祖禹有言:“湖广居八省之中,最为闳衍,山川险固,自古称雄武焉。中原有事,盖必争之地也。”[2]湖北西面的宜昌是西南与华中的节点,扼西南进入华中平原的通道,而荆州则为武汉之西屏,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荆州北据汉、沔[3],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4]饶胜文在《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一书中解释说:“湖北藉汉水北上,还可经略中原,进图北方。襄阳、武昌、江陵为湖北境内的三大重心,犹如鼎之三足,撑开湖北形势,使湖北在面向不同的方向时,显示出不同的战略意义。”[5]秦将司马错曾放言:巴蜀“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6]

  武汉[7]在全国地缘政治中的地位是如此关键,以致不管从任何方位,也不管从任何政治利益的角度看,地如其名,势由“武”昌。它与蒙古的地缘政治功能南北相应,亦是中国政治,尤其是中国近现代政治的破局地带:国内分裂可由此造成中国的统一,外族入侵或内乱也可由此造成中国的分裂。清末曾国藩正是从武昌、安庆出手,打碎太平天国的关键屏护、动摇其防御根本,从而避免了当时中国很可能出现的南北分裂。1911年10月10日,中国辛亥革命从武昌爆发并由此很快引起全国性的政治变局。1926年9月北伐军从武昌破局,打开中国统一的全国形势。作为北伐战争的主要领导者,蒋介石深知武汉对于全国政治的全局意义,为此在抗日战争中他组织和实施“武汉会战”也最为坚决,由此带来的牺牲和对日军造成的损失也最大[8]。为了保卫武汉,蒋介石还不惜下令以水代兵于1938年6月初掘开黄河赵口和花园口,引黄河水以“构成平汉路东侧地区间的对东泛滥”[9]。当年10月,日本占领汉口,这使盘踞南京的汪伪政权成为可能。失去汉口,中国再次裂变为多个政治单元。

  “荆湖区重要战略地位的确立,并不完全缘于其江湖流贯,诸山环绕(大别、桐柏、伏牛、武当、巫山、武陵、雪峰、南岭、武夷、怀玉等),更重要的还在于其中居中的地理位置及通达的水陆交通。”[10]汉口沦陷不久,日本近卫首相声称:“有一句名言说:‘谁能控制中国主要地区,便能拥有中国。’……日本已经掌握控制中国的钥匙。”[11]在日本对华战争全面展开之后,日本也就是沿着这个思路侵略和控制中国的。在近卫心目中,武汉是实现控制长江的“钥匙”,长江是实现“控制中国”目标的“主要地区”。武汉的失陷确实给当时的中国政治造成绝大的震动,它使中国东南再次出现政治裂变的格局;换言之,日本控制中国长江为汪伪政权的存在提供了安全前提。正是由于占据着武汉,日本才得以在1944年4月底发动了入侵中国以来日军动员规模最大且最具攻势的旨在打通从华北到华南以至印支通道的豫湘桂战役。

  长江在历史上是南方割据的重要防线,但这在京杭大运河自隋开通后,长江的防御功能已因其横向航线过长反而易于被切断,如果将下游南京视为长江之首,而中段武汉则为长江之腰,我们就会发现,武汉是长江防御的“七寸”所在。北军一旦进入并控制长江,就基本搞定或搞乱了中国;而占据或控制南京——比如1927年的国民党政府、1937年年底的日本侵略者——也就控制了长江的出海口。但控制南京的关键,从大陆外部说,是控扼东海;从大陆内部说,主要在于控制武汉。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占武汉三镇、1927年4月国民政府便定都南京;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入侵南京,1938年10月日本便攻陷武汉。这就是说,占领南京必须控制武汉,而占据武汉则必取南京。同样的道理,失去对长江武汉至南京这一主要航段的控制,其后果要么是内战,要么便是国家统一。这是近现代中国抵抗外敌侵略和内部国家治理的重要经验。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盛期始于1853年1月攻克武昌及当年3月定都于南京;衰期始于次年(1854年)10月的武昌失手于曾国藩。1912年元旦,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定都于南京,而真正稳定南京的是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的成功。

  鉴于武汉与南京这样一种互为命运的联动关系,淮海战役胜利后,长江以北的国民党军队基本廓清,毛泽东一改中国历史上由襄荆东进统一全国的经验,集中力量直接进入长江最脆弱的中腰即武汉至南京航段一举突破国民党防线,为解放全中国打开了局面。1967年9月19日,为稳定处于混乱中的形势,毛泽东来到武汉。在专列上他对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说:“湖北、河南两省人口有一亿多,地处中原,扼守长江和京广线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你们的责任重大,要掌握两省军队,稳定局势。”[12]鉴于武汉所拥有的如此特别的地缘政治位势,1949年5月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成立,即为中央直辖城市。

  襄阳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居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中游,南襄盆地南部。作为一方重镇,襄阳是武汉的侧翼,其地位具有区域性支点的意义。南宋诗人刘过[13]在《襄阳吟》[14]称“襄阳真是用武国,上下吴蜀天中央”,“一条路入秦陇去,落日仿佛见太行”。在中国地理格局的大形势中,襄阳既是东西之间的一个联系枢纽,又是南北之间的一个重要接触部。”[15]除了地理条件外,能使襄阳成为“用武国”的还有物质和人文条件。刘过诗曰:“铜鞮坊里弓作市,八邑田熟麦当粮”,“土风沉浑士奇杰,呜呜酒后歌声发”。这里不仅丰产粮食,而且铜鞮坊里兵器制造和兵器市场都很发达。这里的人酒后只知乌乌发声,识文断字不行,但他们为了君主都可以像荆轲[16]那样做到“买剑倾家资,市马托生死”。饶胜文认为:

  【襄阳所处的南阳盆地具有东西伸展、南北交汇的特点。无论是东西之争,还是南北之争,南阳盆地都是必争之地。襄阳地处南阳盆地的南部,依托湖北,通过汉水和长江,东连吴会,西通巴蜀;由南阳盆地,可以北出中原,可以西入关中,还可经汉中而联络陇西。南北对抗时,南方的军事防御线东西延绵三四千里,襄阳便处在这条漫长战线的东南段与西北段之间的连接点上。因此,襄阳作为湖北境内的一大重心,实已超出了局部地域性而具有了全局性的意义。】[17]

  在宜昌至南京的长江一线有两个南下后北折而上勾画出的三角地带。第一个即西面的三角地带是宜昌南下至岳阳北折至武汉段,第二个即东面的三角地带是由武汉南下经九江北折至南京段。比较而言,后者因其东线可直逼江浙富源地域而具有关键性的地缘政治意义,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其间的大别山在特定的历史时刻,往往有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从江北论,控制西面三角地带的关键点是襄阳,而控制东面三角地带的关键点是大别山。比较二者,后者则比前者更具调动全局的意义。

  注释:

  [1]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1927年春),吴正裕主编、李捷、陈晋副主编:《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2]﹝清﹞顾祖禹著:《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516页。

  [3]沔,即沔水,古代通称汉水为沔水。据《水经注》,北源出自陕西留坝西一名沮水者为沔,西源出自今宁强北者为汉,二源合流后通称沔水或汉水。北源长而西源短,《汉书·地理志》:“汉水受氐道水,一名沔。”即以西源为正源;《说文》:“沔水出武都沮县东狼谷。”则以北源为正源,《水经》同,而都称西汉水

  (今嘉陵江及其上游西汉水)为汉。又沔水入江以后今湖北武汉市以下的长江,古人亦得通称沔水。故《水经》叙沔水下游一直到入海为止。《辞海·地理分册(历史地理)》,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版,第127页。

  [4]﹝晋﹞陈寿:《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842页

  [5] 饶胜文著:《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6]﹝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191页。

  [7]武汉,是中部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跨江鼎立的格局,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武汉,首次将汉口、武昌、汉阳合并为京兆区,总称武汉,开三镇合并先河。1949年,武汉市人民政府成立,暂由中央直辖,成为新中国新设立的首个直辖市。1954年6月19日,中央会议决定将武汉由中央直辖改为湖北省省会。

  [8]“武汉会战的战线之长,时间之久,兵员之多,规模之大,牺牲之重,是抗日战争中其他任何战役所不能比拟的。在会战过程中,中国军队动员120多个师,约100万人,伤亡、散失约60万人。日军伤亡、失散、被俘人数20万人,染病15万人。以上数字,各家所说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无可怀疑的,即是抗战以来,日军遭受损失、付出代价最大的一役。”江涛著:《抗战时期的蒋介石》,华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9]1938年6月蒋介石在给第三十九军军长刘和鼎的电文中做出批示:“为了阻敌西犯,确保武汉,依据冯副委员长建议,决于赵口和花园口两处施行黄河决口,构成平汉路东侧地区间的对东泛滥,该军担任赵口之决口,限两日内完成。”江涛著:《抗战时期的蒋介石》,华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页。

  [10]胡阿祥、彭安玉、郭黎安著:《兵家必争之地》,海南出版社2007年版,第85页。

  [11]美国国务院编,张玮英等译:《美国外交文件·日本,1931~194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页。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23页。

  [13]刘过(1154~1206年),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著有《龙洲集》《龙洲词》。

  [14]“十年着脚走四方,胡不归来兮襄阳?襄阳真是用武国,上下吴蜀天中央。铜鞮坊里弓作市,八邑田熟麦当粮。一条路入秦陇去,落日仿佛见太行。土风沉浑士奇杰,呜呜酒后歌声发。歌曰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买剑倾家资,市马托生死。科举非不好,行都兮万里。人言边人尽粗材,卧龙高卧不肯来。杜甫诗成米芾写,二三子亦英雄哉!”〔宋〕刘过著:《龙州集》卷一《襄阳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页。

  [15]饶胜文著:《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页。

  [16]荆轲 (?~公元前227年),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人,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被推荐给太子丹。太子丹欲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荆轲献计以秦国叛将樊於期之头及燕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太子丹不忍杀樊於期,荆轲只好私见樊於期,告以实情,樊於期为成全荆轲而自刎。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临行前,荆轲高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入秦后,受秦王召见,在交验樊於期头颅和献图的时候,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为秦侍卫所杀。

  [17] 饶胜文著:《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203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tougao.com 核心期刊投稿网  

GMT+8, 2024-3-29 05:11 , Processed in 0.26907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