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tougao.com中国最大的知识投稿分享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投稿
SCI\SSCI\CSSCI\北核\EI,核心期刊快发!QQ 1954874365,电话、微信:18259161125 近期有优惠!法律顾问:肖律师
查看: 667|回复: 0

卓俊强:蝙蝠尿是否是引发“冠状病毒”疫因之探索

[复制链接]

8618

主题

8704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426
发表于 2020-2-5 07: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卓俊强:
蝙蝠尿是否是引发
“冠状病毒”疫因之探索


        关于武汉引发的“冠状病毒肪炎”,目前国内专家的主流结论是: 蝙蝠引起的。为了使对此病因进一步准确判断,有更大的参考数据,本人倒举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五里桥镇白鹤村蝙蝠洞的资料,以供参考。
       位于白鹤村的蝙蝠洞,洞口高5米,宽七米,洞深至少20公里,八十年代集群高峰时,达13万只多蝙蝠,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蝙蝠集群。蝙蝠种类有43类,当然果蝠也在其中。
       蝙蝠洞口有一眼泉水。水深八十公分,清沏见底,有小魚畅游,泉水甘甜。每一个来蝙蝠洞猎奇的人都要掬一些水喝。
      由于蝙蝠是色盲,白天看不见,都在山洞里栖息。到了晚上,十万多只蝙蝠倾巢而出,似雷鸣电闪。是附近村庄的一道奇异景观。再者,蝙蝠也有一定的有益性生态链,晚上出来逮蚊子等害虫。致使当地这个村子没有蚊子,蝗虫,蚂蚱等损坏庄稼的害虫。
       出于研究和好奇,我进过三次该蝙蝠洞。
       第一次是文革前,因为蝙蝠屎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夜明沙。随大人们进蝙蝠洞掏蝙蝠屎夜明沙。
       第二次进蝙蝠洞是文革后期我和几个知青,我们每个人都扛有自动步枪和冲锋枪。这次我们进到蝙蝠洞比较深的地方。那里有个300平方的大溶洞平台,高有20公尺。顶端挂满了蝙蝠和钟溶石,蝙蝠白天睡觉他们大都是一串串的吊着睡觉。
      我们几个朋友看到钟溶石象冰柱一样晶莹剔透,特别好看。都想弄一根,但距离太高,至少有二十米。但我们手中有几把半自动步枪,我们避在一个地方开始打钟溶石。惊飞了许多蝙蝠。我们也打下了几块钟溶石。
       第三次进蝙蝠洞是1994年。当时一个房地产公司的老板带着他的情人要去蝙蝠洞,让我领着去,那是一个深秋的下午。那天到蝙蝠洞口一看,蝙蝠洞里水深,至少有一米多深。我不想进蝙蝠洞,我怕衣服湿。但经理说别怕,衣服湿了一会回街上买新的,他扛起了他情夫率先趟水进蝙蝠洞。
        蝙蝠洞的水流出后形成了3个泉眼,一个叫白马泉,一个叫红马泉,一个叫张家泉。这三个泉眼的水供养着白鹤湾村大部分人。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以下几个问题:
       一,2003年的非典时期有专家称,因为蝙蝠尿尿到果子狸身上,人吃了果子狸得了非典传染病,现在流行全国的冠状病毒传染病又是因为蝙蝠尿尿到果子狸身上。又引发冠状病毒大传播。
        2003年非典最严重时我去测试过张家泉,白马泉,红马泉的水质。测试后让我震惊:张家泉的泉水导电指数不足110。红马泉导电指数不足120。白马泉不足110。这些导电指数指的是什么?当时西峡县自来水导电指数是280和320之间。法国饮用水标准是导电指数是80和110。所以这三眼泉水的纯净让我惊叹。
       二,假如蝙蝠尿有毒而且有这么強的传染能力,那从古到今蝙蝠屎为什么还是名贵的中药一一夜明沙?蝙蝠会自动分离自己的尿和屎?
       三,白鹤湾村这1000多口人与这多么蝙蝠生话在同一个村。喝着蝙蝠屎尿的水而没有一个患非典和冠状病毒患者?
       这个蝙蝠洞村1000多口人。出了两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一位姓薛,一位姓马,姓马的十年前是少将,估计现在可能是中将了。在这个1000多口人住的蝙蝠村中至少有106位考上本科以上学位的学子。特别是张家泉一个张家至少出5位大学生,其中一位官至大市市委书记。
       这个蝙蝠村博士,硕士,学士可以说高于全国其他许多村。
       另外,这里从2001年成为景区。到目前已接待数十万国内外游客,并无一人因蝙蝠而被感染非典和冠状病毒疾病。
       同时喝蝙蝠洞泉水的人比较长寿。这里人的寿命远远过超过邻村其他地方人的平均寿命。我母亲活94岁。打芝麻油的谢师傅70岁还能抡动40公斤大铁锤。同时许多人还认为蝙蝠洞的水人们喝了眼睛明亮。我今年七十岁看比报纸小一号字不用戴眼镜。我一普通百姓,不敢评论科学家得出的科学数据,但我对中国有些科学家的未经大数据证明的结论是不敢苟同的。比如国家疫病权威高福先生和钟南山先生研究的结论就不一致。
      古今中外均发生过许多大的疫情,有些疫情的确凿原因至今尚在研究探讨之中。人类疫情是一个很大的病理系统,疾病感染除直接和明证数据外,亦不排除人类病疫周期、生物群病疫周期和人类地球与周边空间的生态影响。我们 应以对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负责的态度, 用大数据,全覆盖、广视角来进行大科学理念的积极而又严谨地探讨,而非满足于一些局部专业的非实证性的、碎片化的和猜测性的表述。


卓俊强2020.2.3.于西峡




来源:顾秀林教授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tougao.com 核心期刊投稿网  

GMT+8, 2024-4-17 07:48 , Processed in 0.11014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