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tougao.com中国最大的知识投稿分享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投稿
SCI\SSCI\CSSCI\北核\EI,核心期刊快发!QQ 1954874365,电话、微信:18259161125 近期有优惠!法律顾问:肖律师
查看: 1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加快培养期刊编辑队伍的数字化思维和模式

[复制链接]

8618

主题

8704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4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2 19:2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数字化转型加速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2-02-22 09:44
中国社会科学网,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重塑传统产业模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搜集信息的方式和态度。互联网期刊的发展以及人们阅读方式的改变,加速了学术期刊生产方式的数字化、知识传播的网络化和知识服务的智能化。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让数字出版产业跨界融合趋势更为明显,学术期刊正一步步朝着数字化、智能化和开放化态势迈进。
  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数字经济发展带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学术期刊的生产、传播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学术期刊生产、传播方式,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内容创作与审稿、宣传与营销模式以及消费方式等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传统纸质学术期刊的出版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出版周期较长,明显滞后于读者获取信息的需求。期刊数字化有效提升了传统纸质期刊出版效率和传播速度,逐渐演变为学术期刊出版和传播的主流形态,成为新时代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

  阅读模式改变加速期刊数字化转型。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成为人们阅读以及处理事务的主要工具。电子期刊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学者的研究方式,人们去图书馆阅读和复印期刊文章的次数在下降,更多的是从办公室或家里的电脑、手机上访问和下载所需文章。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学者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下载学术期刊数据资源。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数字化学术期刊的阅读更加方便,满足了学者研究的碎片化阅读需求。此外,不同于传统的纸质期刊,学者通过电脑、手机终端获取学术资源更加方便、快捷,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可以充分满足阅读者多方面的需求。
  平台、期刊之间竞争推动学术期刊数字化。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离不开期刊数字平台的支持。目前,国内已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信息等诸多学术期刊数字资源平台。这些学术期刊出版平台为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以及增强自身在期刊数字化过程中的领先地位,不断开发新的功能,比如协同研究平台、研学平台以及个性化的定制服务等,让读者阅读以及学者研究更加方便。不少数字资源平台还有对应的数据分析功能,针对学者感兴趣的信息、研究主题进行相关内容推荐,增强用户黏性。同时,学术期刊为提升自身期刊的影响力,不断强化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不少学术期刊已通过论坛、微博、微信等方式宣传学术期刊文章或是相关信息,并在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等推送学术期刊网络平台链接,尽可能增加自身的网络曝光度和知名度。新兴自媒体还通过文本、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对学术期刊进行推广,进一步提升学术期刊数字化程度。
  人工智能让数字期刊产生“1+1>2”的叠加效应。数字期刊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深度学习等技术,更加充分了解研究者需求并自动生成相关知识图谱,让研究人员能够快速识别研究趋势和研究前沿,为研究人员构思选题、开展学术研究节省大量时间。人工智能与数字化学术期刊资源融合,可以实现快速定位和跟踪研究热点,有助于学者发现全新的研究主题,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互动、交流,助力学术期刊实现多重功能。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有利于学术期刊更加高效完成内容的加工整理、图片识别、内容查重等任务,让学术期刊的编辑摆脱烦琐的日常性工作,进一步缩短学术期刊的出版周期。
  期刊数字化转型打破了沟通的时空界限。学术期刊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实现学者、读者以及编辑之间的思想与情感交流,并最终达成思想共鸣。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可以搭建各种方便读者、研究人员与编辑交流的学术平台,通过这种沟通方式可以让人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平台进行跨学科交流,使我们的沟通与交流跨越国界,甚至是超越时间的限制。一方面,编辑可以通过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平台及时了解作者、读者的最新动态,节约时间成本并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的建立以及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也让读者、作者及编辑的互动交流变得更加容易,有助于学术期刊进一步集思广益,提升期刊的办刊水平以及学术影响力。
  期刊数字化转型提升国内期刊国际学术影响力。学术期刊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传播有助于实现中国理论、中国学术“走出去”,也是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推动力。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使得传播立体多维、空间无限,不仅让学术论文在呈现形式上不断丰富,而且可以让国外学术界的研究者更容易下载并传播中国的学术期刊文章及学术理念,强化了东西方学术思想的交流与碰撞,进一步提升国内期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传播力。
  完善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大力推进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和运营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期刊数据库第三方平台、学术期刊门户网站平台、学术期刊开放存取平台等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的建设。提升中国知网、维普信息、万方数据等大型商业数据库服务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的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提升商业数据化平台的公益功能和服务功能,加快期刊数字化平台在内容生产、技术服务等生产运营方面标准的统一。加强学术期刊纸质传播与数字传播融合发展,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思维构建学术期刊“线上与线下”运营、传播的新模式。促进中外学术期刊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打造与国际接轨的学术期刊数字化合作平台,推动数字化学术期刊“走出去”,不断提升国内学术期刊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力、影响力。
  坚持开放获取的发展思路。开放获取是全球性趋势,也是一种新的出版模式。学术期刊要从传统的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型,就必须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进行数据挖掘。中国知网等商业数据库的收费服务则对低收入国家以及低收入研究者的学术研究造成限制。开放获取(Open Access)允许任何用户阅读、下载、复制、打印、搜索或链接到学术期刊文章的全文,不仅实现了网络出版学术文献,也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在线免费获取学术信息资源的途径。因此,要进一步支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等国内学术期刊平台的建设,坚持开放获取的期刊发展理念,加快推动学术期刊开放获取,实现向开放科学和开放研究的转变。
  强化数字化期刊人才队伍建设。从编辑角度来看,新时代要加快培养期刊编辑队伍的数字化思维和模式,提升期刊编辑的图像处理、信息甄别、媒体操作等数字化素养,培养新时代的数字化编辑团队。要提高编辑运用最新数字技术的能力,提升学术期刊编辑统筹策划以及开发、整合新媒体资源的能力。加快推进学术期刊实现纸媒和数字期刊的深入融合,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多种数字化平台进行推送和传播学术资源。此外,学术期刊编辑团队还要充分利用最新数字技术和学术期刊网络出版平台,为读者、作者提供全方位、精细化的学术服务,不断优化学术期刊传播途径和方式。
  加快学术期刊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积极利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对学术期刊进行规范化处理,不断满足科研人员在科研创新过程中对知识服务的需求。通过融合人工智能提升学术期刊选题的敏感性和前瞻性,识别不同学科热点的选题,提升学术期刊出版质量。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资源,将学术期刊数据、信息、知识进行有机关联和立体组装,打造融合学术论文、新闻报告、视频音像等于一体的新出版模式,不断加快学术期刊与人工智能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以及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元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tougao.com 核心期刊投稿网  

GMT+8, 2024-4-20 13:11 , Processed in 0.10955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