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tougao.com中国最大的知识投稿分享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投稿
SCI\SSCI\CSSCI\北核\EI,核心期刊快发!QQ 1954874365,电话、微信:18259161125 近期有优惠!法律顾问:肖律师
查看: 2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啤酒业的发展历史

[复制链接]

8618

主题

8704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4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8-15 23:2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啤酒业的萌芽期(1900-1949年)

1900 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市首先建立了乌卢布列希夫斯基啤酒厂。(由外国商人自主经营)

1901年俄国人和德国人联合建立了哈盖迈耶尔-柳切尔曼啤酒厂。(由外国商人自主经营)

1903年德国人和英国人合营在青岛建立了英德啤酒公司( 青岛啤酒厂前身产能约300T)。(由外国商人自主经营)

1903年捷克人在哈尔滨建立了东巴伐利亚啤酒厂

1904年在哈尔滨建立的东北三省啤酒厂(中国人最早自建的啤酒厂)

1905年德国人在哈尔滨建立了梭忌怒啤酒厂等等。此后,不少外国人在东北和天津、上海、北京等地建厂,以下酒厂分别由俄、德、波、日等国商人经营

1907年东方啤酒厂成立

1908年谷罗里亚啤酒厂成立

1910年英商在上海开办斯堪德奈维亚啤酒厂(上海啤酒厂前身)

1914年建立的五洲啤酒汽水厂(哈尔滨)(中国自建)

1915 年建立的北京双合盛啤酒厂﹐(民族企业家张延阁、赫升堂)

1920 年建立的山东烟台醴泉啤酒厂(烟台啤酒厂前身)﹐

1932年哈尔滨啤酒厂成立

1934年上海怡和啤酒厂(华光啤酒厂前身)成立

1935年沈阳啤酒厂

1935年建立的广州五羊啤酒厂(广州啤酒厂前身)。

1936年成立亚细亚啤酒厂成立

1941年日本樱花麦酒株式会社在16万平方米土地上建起的啤酒厂 (北京)当时生产规模很小,生产的啤酒只供侵华的日军的军需。四年后日本投降,啤酒厂由国民党**接管,不到一年又转卖给私人经营,当时啤酒产量最多的一年也只有200吨左右。新中国成立后 1953年轻工业部糖工业管理局接管了啤酒厂,改厂名为北京啤酒厂,废止了原“飞马牌”商标,开始生产北京啤酒

1958年我国在天津、杭州、武汉、重庆、西安、兰州、昆明等大城市投资新建了一批规模在2000吨左右的啤酒厂, 成为我国啤酒业发展的一批骨干企业

1980年燕京啤酒厂建厂(早在1989年燕京啤酒就积极进入市场,“为北京1300万市民服务”的市场定位,实施“胡同三步走战略”——送货撒很难上门、个体批发、旺淡季价格差。燕京从此深入百姓生活,闻名大街小巷。“胡同送酒”这一燕京王牌销售,使老百姓买燕京啤酒比买菜还容易。

1982年金星啤酒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年生产能力200吨

1985年广州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

1993年华润雪花啤酒厂成立


中国啤酒工业调整发展期(1949-1978年)

1949年以前﹐是啤酒行业的萌芽阶段,这一阶段中国的啤酒业发展缓慢﹐分布不广﹐产量较低,且绝大多数啤酒厂在外国资本和民族资本、民国政府之间交替经营,经营极其不稳定,此外,酒花、麦芽发酵等原料主要依靠进口,酿造机械完全靠进口,生产酿造技术完全掌握在外国专家手中,啤酒生产与消费的区域性和市场认可度不高,造成了啤酒行业规模比较小,发展缓慢。同时,由于这个阶段外国侵略、战争、革命的因素造成国内经济比较困难,居民消费能力不高,饮用者主要集中在在华外国人、外国军队、上层华人,消费范围并不广泛。

到1949年,我国只有七八家啤酒厂,啤酒年产量只有7000千升。虽然当时国内啤酒工业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还不完善,生产技术也参差不齐,但已有极少数企业初露锋芒,如青岛啤酒,在1906年荣获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会金牌奖,成为中国首家获国际金奖的企业。


1949年以后﹐中国啤酒工业发展较快﹐中国的啤酒行业主要是从单纯的对外依赖中,通过合作和引进技术,实现了啤酒酿造生产技术、原料的国产化,逐步摆脱了原料依赖进口的落後状态,尤其初期通过接收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控制的啤酒企业,实现了啤酒产业国产化。(1948年,青岛啤酒开始大批量出口至新加坡,正式宣告进入国际市场,开创了中国啤酒进入国际市场的先河。)


中国啤酒业全面发展期(1979-1988年)全国出现啤酒热,包括一些不发达的的县城都开始建厂。

1959年,中国啤酒行业进入调整和发展期,在这个阶段,通过对啤酒行业相关技术的消化、研究,国内积累了一批啤酒行业人才,也集中建设了一批啤酒厂,产量逐渐增加,啤酒行业开始步入发展轨道。统计资料显示,在这个发展阶段,国内啤酒企业已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的需求供应,开始探索性的走向国际市场

1978年底,中国啤酒行业年产量已经达到了40万千升,是建国初期的50多倍。在这个发展阶段,国内啤酒企业已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的需求供应,开始探索性的走向国际市场。

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啤酒行业同其他行业一样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借助国家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很多省市自治区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建立了啤酒厂,包括一些偏远的或不发达的省市自治区都积极投入建设啤酒厂。一些重大的国有企业和部门也建立了自己的轻工业产业,啤酒也在投资行业之中,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啤酒工业高速发展,其主要特点是扩建和新建的啤酒厂如雨后春笋,啤酒生产规模也逐步扩大,在有的省份,几乎每个县市都有啤酒厂。伴随国外啤酒消费文化传入中国,人们消费能力的提升,对啤酒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强,形成了供销两旺的情况,啤酒行业快速发展,生产规模也逐步扩大,年增长率达30%以上

备注:1970年-1978年在中、小城市建立一批2000-5000吨/年小型啤酒厂(约100家 、饮用啤酒习惯在城市中开始普遍;啤酒专用装备开始定点生产

1982年,全国啤酒产量为117万千升,

1985年,啤酒产量就实现了翻番,总产量达到310.4万千升。

1988年年底,全国啤酒厂家达到813个,总产量达662.77万千升,仅次于美国、德国,是世界第三大产国。(当时中国的城市总数不足700个,这就意味着在八十年代至少每个城市都有一家啤酒厂。)

备注:1989-1992相对稳定期:623→1000万吨⒈停止新建啤酒厂;2. 啤酒市场出现竞争,小型啤酒厂面临倒闭,开始联合发展;⒊专业装备生产得到改造,用新装备改造中型啤酒厂;⒋产品多样化;⒌主要采取挖潜改造,提高产品产量、质量。

中国啤酒业的成熟期(1989-今天)

1994年,雪花啤酒诞生,中国啤酒的总体量不超过1800万吨,规模开始出现个位数的增长

2002年,中国啤酒开始成为全世界的第一大啤酒市场;2013年中国啤酒的规模达到历史最高点,超过五千万吨;

2008年,我国啤酒出口量和出口额再创新高,出口啤酒24.16万千升,进口啤酒2.81万千升,出口量是进口量的8.6倍。中国拥有啤酒企业几百家,连续七年蝉联世界第一啤酒大国的称号。已经形成了以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百威啤酒、雪花啤酒、重庆啤酒等著名的大型啤酒集团为先导,区域性品牌遍地开花的新局面。


寄语: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精酿啤酒在中国的发展,好像又回归了七八十年代(为了让更多的人喝上本土化的好啤酒)

往期精彩回顾

啤酒生产--糖化系统组合形式(1)-两器设备

啤酒生产--糖化系统组合形式(2)-两体三器设备

啤酒生产--糖化系统组合形式(3)-三器设备

啤酒生产--糖化系统组合形式(4)-四器设备

年产2000吨精酿啤酒厂项目设计方案

您对酿酒事业的激情! 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tougao.com 核心期刊投稿网  

GMT+8, 2024-4-19 16:03 , Processed in 0.49296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