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大明王朝时的中国,是有血性的,没有像宋朝那样用土地金钱换和平的耻辱记录。但是,这个汉族王朝最终却还是亡于外族之手——和北宋一样,败于女真之手,而且输得比北宋还惨,北宋是失去长江以北半壁河山,大明清朝则是失去了整个中国,这是为什么?
史料记载,多尔衮率建州女真八旗军入关时,只是区区六万部落军队,能够吞并拥有近亿人口、百万大军的大明王朝,统治全中国,这是当初他们自己都没想到的事。后期打南明的,大都是投降满清的汉族部队。可见,明朝时汉民族的精神状态没落到了何种地步!
《南明史》记载,南明灭亡前,一个乞丐眼见南明百官焚香迎接满兵进城,气愤异常,题诗于桥,投河而死。诗云:
三百年来养士朝,如何文武尽皆逃?
纲常留在卑田院,乞丐羞留命一条?
这首诗什么意思呢?说大明养了士大夫三百年,但最后全是贪生怕死之辈。我们要饭的都比你们要脸,不想再活在无耻的世道了。
关于中国明王朝倒掉的内因,从极度皇权到宦官乱政,史书已经阐述得够多。但是,对比其他王朝,明朝其实还有一害,不为人所侧重,而这一害,却是明朝特色中的隐形之害。
那就是“清流之害”。
“清流”在明朝中前期是个褒义词。对于清流,顾炎武《日知录》里有“清议”一条,给出正面形象的描述——正义凛然、爱憎分明、是非分明,决不骑墙。他们立身方正,绝非摆下酒席打圆场的和事佬;他们出污泥而不染,绝不和稀泥。
在明朝历史上,以“清流”光照千古的,前者是“两袖清风”的于谦,后者是“君子为政”的东林党人。
于谦的主要事迹是在明朝与蒙古瓦剌部交战、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的危机时刻,断然拒绝丧权辱国的要求,另立新君打败了瓦剌,由此获得与岳飞齐名的“西湖三杰”美誉。
而东林党人的光荣在于,与祸国殃民的阉党死拼,虽九死尤未悔。
但是在明朝后期,清流即便在朝廷内部,也渐渐形成“贬义”。
清流由褒被贬,不是简单的失势问题,而是他们的性质已经发生变化。前期清流,是以身作则、杀身成仁的信仰集团,而后期清流,是“杀他人之身成自己之仁”的利益集团。
清兵入关,高谈阔论的清流表现令人大失所望——蹈死者多而救国者少。那些满口“大义”的清流在满清屠刀下少数有些骨气,大部分都是“脱下旧服换新袍”,带头“剃发易服”。看看当时清流的头面人物——钱谦益、侯方域这两个一老一少表演就知道后期“清流”是什么真实面目。
清兵入关,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南明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钱谦益出任礼部尚书。不久清军南下,弘光朝覆亡,柳劝钱谦益与她一同投水殉国,钱却以“水太冷,不能下”为由不肯,反而在清兵入南京时率先迎降,做了清廷的礼部侍郎。
明亡清立,清政府为巩固其政权,举行会试。有气节的汉族知识分子不予理睬,但侯方域却做了平生最大恨事:一心想“龙门三尺浪,平地一春雷”,耐不住寂寞,参加了顺治八年的乡试。结果被列入“副榜”羞辱……
外敌袭来,青楼女子李香君抱定殉国之念,而情郎侯方域却一心卖国求荣。“清流”的气节竟不如“清楼”。如此精神对比,令后人唏嘘不已。这足以说明:以东林党传承人自居的侯方域和钱谦益等人组建的清流复社,其实早已背离清流正面精神,完全变了味道,成为了读书人走向朝堂的跳板。
为什么正义凛然的清流志士,后期变成了道貌岸然的伪君子集团?
这是因为华夏“失血”所至,究其根本,要从那个明朝极度病态的专制制度里寻找答案。伪君子代代有,而明朝之所以伪君子比历朝盛,还有一个因素,是因为最高统治者“多无赖儿郎”。明朝的皇帝,不是暴君,就是病夫,不是生理有残缺,就是心理有残缺,这也是促使伪君子产生的一大内因。病态体制,病态皇帝,“去势”文明。如此“无赖儿郎”领导下的国家,只剩苍白的“伪君子”道路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