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东上半年图书业绩曝光,并宣布正式涉足“自出版”领域,又一个大佬入场!
2014年上半年,自出版消息不绝于耳。网易、当当、京东分别宣布进军自出版,年初,网易云阅读高调宣布进军自出版,随后,当当网打破“不做出版”的承诺,与蒋一谈、郑渊洁合作,大推自出版,而最近京东集团在“京东出版”试水3个月之后,正式入局。
继豆瓣阅读之后,行业竞争者纷纷涌入自出版领域。自出版热闹起来了,热闹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热闹是昙花一现还是会带来出版业的变革?
自出版天然的优势:互联网基因
自出版一改传统出版中作者的被动地位。绕开冗长的出版社流程,省去印刷出版的成本,作者只需注册一个账号,在自出版后台上传自己的作品,就可以生成自己的自出版书籍。作者对书籍有了较高的自主权,从定价、封面到排版。值得一提的是,自出版的分成比例也颠覆传统出版的分成情况。为了吸引优质的自出版图书,各大平台提出了诱人的分成比例:豆瓣阅读与作者三七分成,网易云阅读采用互联网免费策略,收益100%归作者所有。
自出版起源于数字阅读,自媒体的发展加速了自出版在国内的进程,打破了以往只有原创小说可以在网上标价售卖的局面,自出版的体裁更加丰富,内容多样,大多以短文形式呈现,适合碎片化阅读,契合了当下人们的移动阅读习惯。更重要的是,读者和作者之间可以即时互动,鼓励良好的写作内容,创造良好的写作环境。也许有一天,作者和读者会共同完成一本书的创作也不足为奇。
自出版依托于成熟的电子图书平台,而电子平台长期积累的大数据,可以为读者匹配更多喜欢的书籍,京东出版首推《大卫·贝克汉姆》、《麦迪在路上》,书目的选定基于京东的图书销售数据与消费行为习惯,而这种近乎定制化的图书出版为京东用户带来了更多的阅读红利。无独有偶,网易云阅读平台上的《其实你还不懂女人》、《拍砖中医》、《民国小枭雄:杜月笙》等自出版书,上线之初就获得不俗销量,这也是因为迎合了读者的口味,据了解,网易云阅读男生用户较多。可见,电子阅读平台大力发展自出版的自信也来源于此,他们知道把什么样书卖给什么样的人。
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来说,自出版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自媒体后时代,系统化内容亟需传播;成熟的移动阅读平台为自出版提供载体;大数据爆发让自出版作品迅速匹配读者。这一切成为自出版无可比拟的优势。
自出版的隐忧:门槛太低
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自出版的低门槛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担忧:没有专业编辑把关,作品质量如何把关。另外,自出版人人都可以做,岂不是赚钱寥寥。
对于自出版的质量关,我们可以听听贝索斯怎么说:一切挡在消费者面前的专家都会消失。没有专业编辑引导,读者成为真正的投票者,大浪淘沙,留下真正的好作品。再者,像豆瓣这类先行自出版平台,有专业的编辑团队,对内容进行基本的把控,在一定程度保证了作品的质量。
此外,自出版的营收能力也受到了质疑,的确,自出版由于成本低,在定价上甚至只有纸质书的一成,并不是所有的作者都能成为豆瓣的丁小云,月入两万。但是,我们不能忽略浩瀚互联网的长尾力量,自出版才开始,聚沙成塔抑或爆发性增长,这些都有可能发生。
剥去自出版功利性的外衣,对于自出版作者来说,盈利也许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他们大多有自己的日常工作,并非全职做自出版,他们更看重的是自由的写作,完整的传递自己的思想,遇见志趣相投的人。
总而言之,自出版从分成模式、出版流程、自由度等方面,带来了传统出版不能比拟的优势,另外,自出版并非草根专利,网易云阅读引进连岳,当当网与郑渊洁合作,标志着自出版也逐渐传统作家接受。当然,不可否认,传统出版社在内容发掘、作品包装、品牌推广方面的价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不可低估。
笔者认为,自出版和传统出版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在一段时间内都会互相补充,互相竞合,自出版的崛起会促进传统出版的进化,引发行业优胜劣汰。未来,这种冲击也许不亚于网络媒体对于纸媒的冲击。归根到底,变化的是出版形式,不变的内容价值,而谁掌握了内容资源、谁掌握作者-读者之间主流的对话方式,谁就赢得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