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tougao.com中国最大的知识投稿分享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投稿
SCI\SSCI\CSSCI\北核\EI,核心期刊快发!QQ 1954874365,电话、微信:18259161125 近期有优惠!法律顾问:肖律师
查看: 6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乾隆朝科举曾陷入废除危机

[复制链接]

8618

主题

8704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4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1 10:2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乾隆朝科举曾陷入废除危机,它凭什么活了下来
清史观冯翊

乾隆朝科举曾陷入废除危机,它凭什么活了下来

乡试主考官亮轿

作者:冯翊



乾隆九年(1744年),大清入关100周年、第39个科举(含恩科)年。这一年,兵部左侍郎舒赫德认为,科举没必要存在了。

这一意见,是舒赫德八月主考完顺天乡试后提出的。考试中,他搜出了42名夹带小抄的考生。

舒赫德认为,科举制“已非为官择人之良法矣”,选不到好官,不如废掉。

乾隆帝高度重视,把奏章发给考试主管部门礼部讨论,后者强烈反对。礼部认为,科举能“牢笼志士,驱策英才”,若废掉,上哪找牛人办事?意见获当时满洲重臣、大学士鄂尔泰强力支持。皇帝最终采纳了反对意见,批示“毋庸议”。

“历代皆无废科目之虞”,大清兵部左侍郎舒赫德提请废除科举,真是因为那届科举不行吗?

三令五申,作弊依旧

如果你看看舒赫德的监考报告,大概会对他的提议,抱以“同情之理解”。

清代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中式者为举人,就有做官资格。考试定于每年的八月初八开考,分三场进行,第一场考八股文,第二场考“论”、“判”、“诰”、“表”等五种文体写作。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几天下来,考生至少要写8篇文章。

舒赫德就被派往顺天乡试主考,八月九日、十三日的前两场结束后,他报告乾隆帝,四十二名考生“夹带”小抄入场。

据报告,夹带方式花样百出,裤腰带上、帽子里、袖缝里、笤帚柄内、戒尺内、水罐内、饭罐内、嘴巴内、袜子底,乃至裤裆内,都是经文、表文、判条之类小抄的藏身之处。

乾隆朝科举曾陷入废除危机,它凭什么活了下来

乡试、会试考场内部结构。图源网络。

副考官内侍卫大臣哈达哈,亦感到非常惊讶,特别指出放在裤裆里的考生,“其丧心无耻,实出意想之外”,乾隆帝事后亦得知,那些把小抄放入口中的,在搜查时“咽入腹中”,毁灭证据。

更让乾隆帝震惊的是,士子把上谕当耳边风。

八月九日第一场监考之后,舒赫德立即上奏作弊情形。顺天近在京畿,皇帝收报当天就下谕旨痛斥:“若辈自轻自贱若此……竟同鼠窃狗偷之辈,冥顽不灵,不可化诲”,“若不立法严查,则诸弊何由而除,真才何由而见?”如果再犯,其父与其师都要追责。

恶狠狠的训斥,并没有吓到想要作弊的人。八月十三日第二场考试,舒赫德等人的抓弊战绩再下一城,二十一名士子再夹带小抄入场,巧得是,这一数字与四天前第一场的一模一样,作弊方式也一模一样。

而若再往前追溯,你会发现,一个月前,乾隆帝就专门就治理乡试作弊进行布局。

七月十二日,都察院左都御史励宗万报告皇帝,科场专职搜查的兵役以及监考官,欺软怕硬。对大臣子弟以及旗人应试者,“一律虚应故事”,搜查或是监控,做做样子而已。没有任何背景的士子,往往需经历严格的搜检,可谓各种“凌辱刁难”,他请求派大臣先从“官卷”(用于单独录取大臣子弟的试卷)、“旗卷”(用于单独录取旗人的试卷)开始,严格搜查。皇帝同意派大臣舒赫德与哈达哈前去监考。

七月二十三日,贵州道御史孙灏建议,顺天乡试的考生人数太多,点名时间太长,往往到凌晨四五更还没完,有人趁夜偷偷夹带,可加派专职监考一起搜察。皇帝也同意了。

七月二十四日,皇帝专门发了一道公开上谕,要求科场点名时,考生不得带片纸只字入场,务使“弊绝风清”。

乾隆朝科举曾陷入废除危机,它凭什么活了下来

清代乡试考卷

如你所知,所有“谋划”,对顺天的两场乡试并不管用,旗人、大臣子弟照样铤而走险,舒赫德查到,42名作弊者中,有13名旗人,包括4名大臣子弟。所以,他提议废科举的理由之一便是:

科举之弊日积而日深,欲仕者,以侥幸苟得为心,而廉耻节义之风微,凡可以弋获而捷取者,无弗为也,法令密于防奸而奸每伏于所防之外,盖至于今日而弊斯极矣。

意思是说,那些想当官的,大多抱着侥幸心理来应试,没有廉耻之心,投机取巧的人,更不会去顾及。虽有严格的防奸法令,然防不胜防。弊端迄今达于极点。

皇帝接到奏本后,没有立即回应,把奏折发给主管科举考试的礼部讨论,并点名要大学士鄂尔泰看。

一废了之?反方赢了

废科举,舒赫德有五个理由:

1、选官办法不行。举人或进士未必能胜任知县,但即便资质平庸,朝廷也不得不下达任命。

2、作弊风气太盛。士子已丧廉耻,法令防不胜防。

3、八股文变味了。写八股文的本意是鼓励士子学习四书、理学,通经致用,但现在抄袭者多,“徒空言而不适于实用”,况且“其心以为苟可以取科第而止矣”,很多人拿到功名后就扔掉圣贤书。

4、突击学习成风。士子一般都会从五经中选修一经,考试一般从十几个或上百个题目中拟题。这些题目,“古人毕生治之而不足,今则数月为之而有余,”考生往往突击一下就来考试,怎么能指望其“通贯儒先之说”?

5、题目设置不当。考试的“表”、“判”文体写作模拟一下就会,策论也是“随题敷衍,而无所发明”。

乾隆朝科举曾陷入废除危机,它凭什么活了下来

舒赫德像。图源网络

舒赫德从考试文体、学习效果、作弊三个方面攻击科举制不可能选出好官,“侥幸求售者,弊端百出,士心苟且,日以滋甚”,制度与人心都出了问题,他这回搜查,“固足以稍清积习”,能缓解一下弊端,若要治本,还是需要“将考试条款改移而更张之,别思所以遴拔真才实学之道”。

礼部很快给出讨论结果,八月十三日,舒赫德上奏两天之后,乡试第三场还没结束,大学士及礼部官员的共识是,反对废科举。奏本洋洋洒洒千余字,简单概括如下:

1、没有完美的制度。历代选官制度各有利弊。八股文之弊,确如舒赫德所说。然而“圣人不能使立法之无弊,在乎因时而补救之”,制度不完美,就需要随时完善。

2、八股文并非“空言”、无用。凡出之于口,写在纸上的,都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都是“空言”。有些弊端大家都懂,但没有比它更好用的考试文体了,明朝以及本朝的一些名臣,都有不少是写八股文出身的,说明“时文”并不是完全没用。

3、表、判、论、策等文体若认真研习,有大用,“内可检其本原之学,外可验其经济之才,”办法是好的,但执行不到位,朝廷需严格判别优劣,因暂时的弊端放弃整个办法并不明智。

4、当下没有比科举制更好的制度来代替了。如果复古,采用汉代的察举制、魏晋的九品中正官人法,弊端比科举制更多。

奏折结尾写道,“人之贤愚能否,有非文字所能决定者,故立法取士,不过如是”,间接驳斥舒赫德关于文章写得好不代表能力强的观点。故“无事更张定制也”。

乾隆朝科举曾陷入废除危机,它凭什么活了下来

大学士鄂尔泰。

这篇文章几乎逐条驳斥了舒赫德的意见,逻辑严明,理由充分。事实亦正是如此,要在当时找到比科举更好的办法选官,无异登天。且在朝廷由科甲出身官员把持要职的情况下,要废科举,更不可能。

当礼部官员讨论舒赫德的奏折时,后者仍在离京师几百里的顺天乡试主持第三场考试,皇帝立即同意了礼部的意见,没有给舒赫德第二次上疏异议的机会,尽管后来安徽、四川官员发现作弊者的报告陆续涌向御前,无形中为舒赫德的意见提供了更多佐证,但皇帝终究未回心转意。

大清废科举未遂。

吁废科举者的小九九

舒赫德为何会想到废除科举?

按常理,从科举中获益的官员,不会推动废除,除非他并非科甲出身,对科举毫无感情。

舒赫德是正白旗人,礼部侍郎徐元梦(满洲姓舒穆禄)之孙,官二代,享有旗人入仕特权。

清制,满人可通过祖上恩荫、担任侍卫、翻译、笔帖式、累积军功、参加科举等途径当官,科举只是众多入仕方式之一。

舒赫德就是从笔帖式做起,由一个专职抄写、满汉文翻译的文书官员,晋升兵部左侍郎(二品官),并没有经过严格的科举选拔。

像舒赫德这种非科甲正途的满人高官,并不少,清代内阁任职的100名满人中,入仕途径有18种之多,只有19名进士,6名举人,相比之下,担任同等职位的汉人,120人中有118名进士,2名举人。

乾隆朝科举曾陷入废除危机,它凭什么活了下来

进士题名碑铭文。

满人任官之易,让部分汉人心里失衡,且多有表露。乾隆六年,山西查出贪腐案,案中多满人官员,工科给事中杨二酉因质疑其文化水准、治理水平不够格担任地方高官,逼得乾隆帝答应任职前加一次考试,过关者才给官位。乾隆八年,年轻的汉人翰林员编修杭世骏亦上疏批评皇帝歧视汉人,“天下巡抚尚满汉参半”,而“总督则汉人无一焉,何内满而外汉也?”毫不顾及“满洲才贤号多,较之汉人,仅什之三四”,汉人贤者多于满人的现实。

可以说,科甲正途出身的汉人高官,在非正途、杂流出身的满人面前,有种文化水平比你高的优越感,寒窗苦读十年的进士,不会瞧得起一个没文化的侍卫,以舒赫德为代表的满人“杂流”极有可能感受到了这股压力。

因此,舒赫德虽然洋洋洒洒列出科举诸多弊端,但更大的动机是希望通过“废科举”打击科甲气焰,手段之一是减少录取名额。废科举奏折上报的当天,他另上一折,要求减少科举大省浙江的录取名额,理由是,“学能文者,未必有逾万之多,”而且前来参加考试的学生,“端雅者固有,而粗鄙陋劣之徒,更复不少”“夫容貌辞气,为学问之符”,透过长相与谈吐,判断这届浙江考生不行。由于皇帝素有对江南奢靡太盛、士子过于浮薄的差评,便接受了舒赫德的意见,导致浙江人中举的难度变大。

废科举提议的反对者是满人高官、内阁大学士(正一品)鄂尔泰。他是为数不多的满洲举人,这名科甲出身的镶蓝旗人,在二十岁那年就中举入仕,其天资不光普遍高于满人,亦高于多数汉人,且政绩卓著,主持了雍正帝在西南地区推行的改土归流,雍正帝死后,他与另一名臣张廷玉号称乾隆朝初期的满汉双璧,与汉臣交往甚密,支持科举,亦是情理之中。

道光年间名臣梁章钜将废科举未遂归功于鄂尔泰的坚持。事实上,即无鄂尔泰,科举亦难以废成。清代以前,科举经历多次存废之争,唐代发生过两次,北宋、元代、明代各一次,提议者多摘取弊端抨击,均要求恢复汉代的察举制,亦间歇性地成功停过一两回,然而又很快恢复。乾隆朝的这次争议,亦可看作一次历史重演。

至于科举制为何很难废掉,原因也很简单。恰如礼部指出的那样,“诚知变之而未有良法美意善其后”,如果废掉,没有比科举制更好的制度取代它,的确,在社会未见如晚清那样大的变局情况下,科举在实现公平客观、牢笼英才、提升官员素质、精英治国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tougao.com 核心期刊投稿网  

GMT+8, 2024-4-20 20:12 , Processed in 0.14010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