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没有达到毕业要求,并出现暴躁或抑郁迹象,作为导师应该如何处理?
假设临近结题,换课题什么的已经不可能。
出于种种原因学生的论文不符合规范,从头教起太慢,学生也没有修改完善的动力。
如果我希望按学术规范执行,延期毕业,怎样能不伤害学生已经脆弱的心理?
8 条评论 分享
按时间排序
默认排序
99 个回答
1
赞同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回忆苦涩的吻痕 穷困女硕士。。
中国的研究生培养体制真的有问题,拿我的学校来说,学生毕业必须有一篇sci论文,很多学生来了就是奔论文来的,找导师先问能不能给发文章,从不问科研水平怎样,就怕不能毕业。。很多学生做的很好,专业方向就是很难发文章,不是能力水,天天做实验,熬论文,无奈期刊编辑就是看不上,没办法。。这种情况又面临就业,抑郁暴躁很容易出现,导师这个时候的引导作用很重要,指导学生很好的完成学业很重要,学生做的不错但没文章,必要的时候应该和院方沟通,争取以研究生期间的工作量毕业,而不是硬性的毕业指标;此外这种情况很有必要心理干预治疗,毕竟导师不是专业的心理医生,疾病这一方面不能给予身体方面的帮助,帮助学生度过这个难关。实验室还要一代代的延续,出现不能毕业的情况毕竟不是好事,而且相处了两年的师生感情草草收尾确实有失偏颇。。
导师除了是学业指导老师外,在研究生的生活里还有人生观的指导的意义,衷心希望研究生的培养体制能早点改革,改变这种毕业的硬性指标和教授的一票否决制;同时也真正提升做科研人员的质量,仅仅招收一大批想拿到高学历的人员,对于高校科研人员的培养毫无益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