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tougao.com中国最大的知识投稿分享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SCI\SSCI\CSSCI\北核\EI,核心期刊快发!QQ 1954874365,电话、微信:18259161125 近期有优惠!法律顾问:肖律师
查看: 5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术期刊双盲审避免偏见优化审稿方式 平衡学术话语权

[复制链接]

8647

主题

8733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5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0 11:1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术期刊双盲审避免偏见
    优化审稿方式 平衡学术话语权

  公平高效的论文评审制度对于学术期刊健康发展非常重要。9月22日,《自然》杂志官网发布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学术期刊论文大多实行匿名评审的当下,多数学者认为,双盲审是相对公平的评审方式,对于避免学术歧视与学术资源分配不均等有一定裨益。
  双盲审仍只是一个选项
  为了保证审稿公平公正,目前已有一定数量的国际学术期刊采用了盲审,尤其是双盲审方式。但是,鉴于有些作者对双盲审存有顾虑,一些期刊只是把双盲审作为可选项。自然出版集团最新研究发现,的确有许多作者“不喜欢双盲审”。
  自然出版集团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的调查数据表明,虽然多数学者认同双盲审的优势,但出于各方面原因,平均只有12%的《自然》投稿作者在实际行动上选择了双盲审。尤其是那些在学术界已有一定声望的学者,他们似乎更倾向于传统的单盲审。
  该项调查对选择双盲审的学者进行了分析,其中存在国别、高校等因素差异。例如,32%的印度作者会选择双盲审,而在学术强国如美国(7%的作者选择双盲审)和法国(8%的作者选择双盲)却呈现出明显的不同。许多母语为非英语国家的论文投稿者会倾向于选择双盲审。科研单位方面的差异也比较明显,如果作者来自不太知名的高校或科研院所,为避免审稿人对其学术背景有质疑和成见,他们之中也有较高比例选择双盲审。
  英国布莱克威尔出版公司旗下的一家生物学期刊自2014年起采用双盲审方式,该期刊的编辑、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教授马克·布里曼(Mark Burgman)说,作者选择双盲审是为了避免单盲审时因自己的姓名而发生“引火烧身”的情况。双盲审可以更好地隐藏作者身份,尤其当作者的背景或研究处于相对弱势时,他们希望通过双盲审给自己争取更多成功的可能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只有22%选择双盲审的作者通过了《自然》的评审,却有44%选择单盲审的作者通过了评审。《自然》表示,不管作者选择双盲审还是单盲审,期刊会尽最大可能保证评审的公正。但较强学术背景的作者及其团队相对更容易撰写出高质量论文,拥有高通过率也是客观事实。当然,背景优异的学者通常并不存在隐藏单位和个人信息的动机。
  荷兰阿姆斯特丹某学术期刊编辑马丁·恩塞林克(Martin Enserink)认为,目前依然有许多刊物和学者选择单盲审,审稿人知道作者是谁,但作者并不知道审稿人是谁,在这种情况下,审稿人有可能会对某些来稿产生偏见性评判,难保公正;同理,对于一些在业界比较有声望的作者,审稿人可能会“比较仁慈”。
  绝对公平难实现
  然而,恩塞林克表示,双盲审也无法保证绝对公平。比如,论文中如果出现“我们先前的研究曾表明……”等内容,可能会潜在地暴露作者及其团队之前的研究信息,虽然一些期刊要求稿件尽量避免这些痕迹,但完全做到“不露蛛丝马迹”是很难的。尤其对于自然学科来讲,经常会通过之前研究项目等内容推断出作者及其团队信息。
  挪威奥斯陆大学音乐研究者亚历山大·詹森纽斯(Alexander Jensenius)表示:“如果让我在论文中完全不出现我们的研究项目和团队研究者信息,基本不可能做得到,那样整篇论文内容将无从谈起。”布里曼表示,在双盲审过程中,大约有半数生物学稿件可以通过各种线索猜测出作者及其团队背景。但他并不否认双盲审,他认为该方式已经尽最大可能地避免审稿时出现偏见等不公正问题。
  有助于平衡科学领域话语权重
  双盲审主导的公平评审有着更广泛的意义。布里曼提到,他所在的期刊一直在探索这种可能性,并发现它获得“压倒性的支持”,尤其是在年轻和少数族裔科学家中。这对于保护他们的学术话语权及在科学界发展极有价值。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研究人员艾米丽·达林(Emily Darling)提到了女性科学家话语权问题。她认为,在很多情况下,审稿中无意识偏见会导致对女性的歧视。她援引一项研究结果表示,如果论文署名以貌似男性的名字出现,那么论文被采用概率会有所提高。《自然》官网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显示,双盲审有可能让更多的女性和少数族裔进入科研领域高层,而在科研领域,他们的代表性明显不足。达林说,由于对这些职位的任命往往取决于一个强有力的学术出版记录,消除对女性科研成果出版的潜在偏见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恩塞林克表示,双盲审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出现偏见的可能性。英国《行为生态学》期刊曾发表过类似的研究显示,当一家期刊采用双盲审时,女性作者文章刊登数量会有所上升;其另一项针对4000名学者的调查也显示,3/4的被调查者认为,双盲审是迄今为止“最为公正的评审方式”。
  布里曼表示,双盲审能够更多地避免因作者背景带来的评审偏见,从这一点来讲,双盲审对于保证学术公平公正有着伟大之处;但也应该看到,期刊在评审稿件时依然存在偏见,这给不同学术背景的作者带来了多样的压力和质疑。另外,值得学术界反思的是,学术公平有时并非只是学术期刊的问题,而是整个学术评价体系需要摆脱偏见,从公平公正的角度出发,更好地平衡不同学术背景包括不同学科背景的资源分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tougao.com 核心期刊投稿网  

GMT+8, 2025-2-23 20:15 , Processed in 0.14648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