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原生文明之一,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长河,至今依然生机焕发。中华文化在历史上曾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形成了东亚“汉字文化圈”。正如唐太宗李世民在诗中所写:“指麾八方定,怀柔万国夷。” (《幸武功庆善宫》)清代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写道:“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来货物以通有无。”这是中国古人高度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直到现代,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问题略谈》中还说:“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唯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①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面临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今日之世变,岂特春秋所未有,抑秦汉以至元明所未有也。”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严峻的挑战,敦促国人特别是爱国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反思。以甲午战争为界,晚清以至民国初年,近代中国对于西方文化的态度,大致经历了由“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转为“全盘西化”的过程,其中所折射的则是中国文化自信逐步丧失的过程。“五四”运动时期,甚至有人把中国落后的原因归之于我们的文字,提出:“欲使中国不亡”,废除汉字乃 “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②